李晓虹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445000
摘要:在新课改下,以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因此为了高效课堂的稳步推进,我们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学生
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的语言文字,促使他们思维的提升。语文老师要起到积极引领的作用,使得学生从一个不喜欢语文学习的状态变成爱上语文学习,促其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一、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内容学习,让学生们慢慢地走进语文的知识世界,可以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激活他们的语文思维,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教学《蝴蝶的家》这一课时,用丰富的场景进行引入:阳光下,花丛中,各种动物都在翩翩起舞,突然天空黑了下来,麻雀、蝴蝶等动物都躲了起来,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为大家进行诠释,以此带领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其中让他们特别注意字词字音,继而让他们学会“撼、盈、玷”等生字,最后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在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意境的美妙的同时,体会到对小动物要有关爱之情。
二、联系生活元素,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语文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其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丰富的图片,联系生活元素来教学。例如,在教学《g,k,h》这一课时,我们利用图片的形式为小学生呈现一个小女孩日常喝水的场景,并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让他们说说图片里是什么人? “一个小女孩”学生回答道,“那她在干什么呢?”“喝水”,从中引导学生用语言形式来表达,并以此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老师提供的图片要与生活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这样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课改下,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得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学习,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元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欢庆新年》视频,初步感受春节热闹的场面,以此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谈谈自己家过春节的情形。利用多媒体音频来朗读古诗,使其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使其更好地了解“屠苏”“曈曈日”“桃符”等一些词语的意思,使得学生感受到过年的快乐与喜庆。
四、丰富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学生的阅读面来说,课本里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课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为学生们拓展一些课外的读物与文章,拓宽阅读的视野,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知。
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这一课时,我们会先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再带领学生走进我国古典文学《山海经》去了解精卫的样子与特征,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精卫的事迹,体会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再进行对比阅读课外故事《大禹治水》,让学生从中体会为何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使得他们感悟其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拓展阅读,学生感悟到了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智慧和艺术,我们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取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充分和牢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最佳化。
参考文献:
[1]刘楠楠.聚焦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呈现分析[J].语文知识,2016(24):20-21.
[2]高水淋.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以陕西省汉中市某小学李芳老师《母鸡》教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6(33):17.
[3]何飞.城乡区别教育研究——基于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城市化倾向问题[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16-19+71.
[4]郑文静,吴亚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诉求——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12):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