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健健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 246500
摘要:初中这个阶段是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在这个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语文的教学更是超出小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系统学科构建以及知识升华和素质拓展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后进生,教师也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从多个方面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建设,为后进生提供方法和建议,帮助后进生掌握学习技巧,巩固基础知识,从而提升对学科的具体认知,拓展学科视野,只有学生自觉的产生学习动机,从观念上改善对学科的看法,才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无限探索动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后进生;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促进实践;心理建设
后进生就是在一门学科领域,没有办法掌握学习节奏,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方法都不太一样的某些学生,教师对于这些学生不应当具有歧视,应当秉持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不断进步,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课下辅导以及课下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语文知识学习的学科脉络,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对待语文学习。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对于后进生的培养策略做讨论,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一、重视基础知识
一些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后进生是由于个体的智力发展或是观念所致,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强,还有一些学生是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语文学习的脉络,于是落后大多数学生,之后步步跟不上,就导致了初中变成了后进生,这其实是基础知识不牢固所导致的,针对这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应当着重提高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以及记忆程度,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当中结合现有的知识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让学生的基础后,知识得到巩固,进而能够在扎实的能力基础上进行学科素质拓展,让学生摆脱后进生的称号。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这篇文章的讲述要点以及难点主要是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的技巧掌握,文章中作者把“母亲”描写成一个时刻为了儿子着想,在语言和生活上都十分小心谨慎的形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技巧对于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先为学生讲解了相关人物形象塑造的写作技巧来丰富充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以往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各方面系统知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能够及时产生联想,明白对应的写作方法有着怎样的感情倾向,意在捏造勾勒出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基础知识补充,能够推动课堂进展,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都十分精确,整体的课文情感价值导向也在这样的人物感情到共情中得到掌握,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授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的重点强调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编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各种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某一些后进生并不是综合素质都十分落后,而是在某一方面掌握不到诀窍,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不能够及时跟上教师以及大多数学生的节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这样的教学现象,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年龄于性格特征的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教授给学生比较精简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练习,在反复检验当中来巩固知识。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桃花源记》这一课时,这篇文言文的结尾部分后人留下了浮想联翩的想象空间,具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欣赏性,而且在虚拟的勾勒当中也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神话色彩的故事也耐人寻味,令人向往,如果进行传统的讲述课堂,那么教师会针对文言文当中的生字词以及固定搭配用法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但是在针对后进生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后进生学习方法,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压力,教师要鼓励后进生采用各种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在针对写作方法学习时,要掌握留白的艺术手法,在课堂讲述时,我就给学生做了演示现场为学生编写了一段故事,采用了留白的手法让学生进行编写,同时鼓励特定的后进生完成任务并且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不少后进生通过这样的方式都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通过督促和练习,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巩固了知识。
三、促进学生实践
后进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对自身学科潜能的自信,这就会导致学生在面对课堂实践以及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的时候畏缩不前,这样不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将会导致后进生陷入一个死循环,所以教师在针对后进生的提升任务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方法的掌握,还需要督促学生及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投身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树立学科自信,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观念,从而从行为和能力上改善后进生的学习状态。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孔乙己》这一课时,这篇文章的小说具有起伏明显了特点,跌宕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除了课文当中的基础知识以及主题感情的掌握之外,另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教给学生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且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充实自己的文章内容,在课文讲解当中,有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地方,就是作者将文章中一个高龄妇人的站立形态比作了圆规,这技能刻画出妇人的姿态,还能将妇人当时这个站姿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包含其中,非常生动形象,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非常成功,这种基础知识讲解任务是比较轻的,所以在针对性讲解时,我鼓励一些后进生到黑板上书写一些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当后进生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给学生提示,为学生提供一些本体和喻体来促进学生完成这样的任务,当然同时也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不少学生在这样能力的展示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科信心。
四、注意心理建设
后进生在班级活动中的心理状况是十分敏感的,一些后进生可能会观察到自身的落后,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面临着许多变化,有着冲动和隐蔽的特征,难以让教师察觉,但是一旦爆发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后进生的心理建设,不仅要从正面方向引导学生树立学科自信,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进步以及学习状态,还需要从反面着手,杜绝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和歧视,教师也要从个人和群体入手,针对后进生进行针对性的疏导,还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互相提升。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出师表》这一课时,课本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严明罚赏,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学会他的爱国精神,领会诸葛亮对于蜀国的耿耿忠心,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明白文章的背景知识和由来过程以及人物到选择倾向,有不少文学素养比较良好的学生在面对这样的课文讲解时就显得没有压力,但是有一些后进生,因为基础知识包括文学素养差异,会对一些人物选择倾向产生疑问,以及对一些文章的脉络走向都不是很清楚,就会给后进生学习带来一些困难,所以在进行教学中为了重视后进生的心理情况,我就放慢了教学节奏,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补充,让后进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被关注和被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后进生都专心学习,努力跟上进步,提升语文学科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学习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在学习活动和课外素质拓展活动当中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学科实力,增强学科自信,拓展学科视野,培养学科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健.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
[2]王玲.经典诵读 有效提高后进生阅读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