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德意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潘口中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213
摘要: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产生引导作用。文章主要围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实践途径展开探究,在分析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设置简单问题,熟悉教材内容;设置连环问题,增强思考逻辑;设置对比问题,提高联系能力;创新提问对象,加深知识体验等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操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很多时候被认为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这种认识十分正确,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语文知识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既收获一定数量的语文知识,也能够在其中得到语文学习思维的锻炼。初中阶段语文学习难度增大,学生需要得到更加科学,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引导。使得学习效率能够不断提高,而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一、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有效提问的方式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问题素材教师对问题素材进行加工,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达到一定教学效果,这是科学的过程,而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有效提问能够刺激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初中语文教师有效提问的内容素材都来自于教材内容。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则需要回到教材中,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剖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而当学生面对具有一定难度问题时,则更加需要深入到教材内容当中进行挖掘。因此,有效提问能够对学生阅读教材的深度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有效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提问并不只是在于为学生提出问题,其中问题本身则蕴含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初中语文教师在有效提问过程中,往往会在题目当中蕴含关键字词,使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抓住的关键部分,能够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供一定的指导,而这是对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指导,当学生经过有效提问的长时间锻炼后,能够在面对其他知识问题时,也有较好的解决问题思路。
另外,有效提问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次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对当下知识学习的总结反馈过程,问题的范围也不会仅仅局限在学生所学习的部分,势必与其他语文知识或者是其他知识学科内容相联系。学生面对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知识问题,需要调动自己的综合知识储备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得到综合运用知识的锻炼。
二、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操作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有效提问方式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加以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些优势能够在理论层面得到证实,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探索在教学课堂中实践有效提问不同途径。
(一)设置简单问题,熟悉教材内容
有效提问是科学性较强的初中语文教学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师实践有效提问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在教学课堂中利用有效提问这一方式,从而使得有效提问的优势得到更大发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实践有效提问时,应当从简单问题提问开始,形成较好铺垫,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导入。而教师通过设置简单问题,能够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重新回到课文当中,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加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整体把握。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而提问的内容则是有关鲁迅先生在描写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不同场景的事件以及环境等,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而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引导下,将自己的学习思路重新放回到课文内容当中,对鲁迅先生的描写进行观察、提炼和总结,从而归纳出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内容,从而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更高的熟悉程度。而这对学生后续探究知识及鲁迅先生文章中传递出的精神内涵而言,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设置连续问题,增强思考逻辑
有效提问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锻炼,这也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落实有效提问对学生学习优势过程中重视对提问内容进行锤炼,不断增强问题的针对性,加强学生在问题指导下的学习针对性。同时,发挥有效提问本身对学生学习内容思考逻辑的锻炼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连续问题,在连续问题中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延续,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逻辑性指导,不断加强学生思考逻辑顺畅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过程中,由于闻一多先生生活年代距离现在时间较为久远,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闻一多先生精神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向向学生提问课文中描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行为,进而提问这些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最后提问如果学生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相同的问题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教师通过连续性问题一步步将学生的思考向深层次引导,并且使学生对比自己的选择与闻一多先生的选择,在差距中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而这一连续的过程也正是对学生思考逻辑不断完善的促进过程。
(三)设置对比问题,提高联系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学科较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的知识内容相联系,不仅在同一知识学科中需要进行知识联系工作,在不同知识学科之间也需要能够运用联系思维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有效提问优势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通过设置对比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不同阅读文本的联系,增强学生运用联系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
例如,在《骆驼祥子》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朱德母亲的生活年代和祥子生活的年代有所重叠,而且不论是朱德母亲还是祥子,都是当时社会底层的民众之一,他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受了怎样的苦难,遭受了怎样的磨练,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两篇文本联系的方式提出对比问题,使学生的思考祝的母亲和祥子命运在相同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是怎样发展,而他们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命运如何,以此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联系不同知识以解决问题能力。
(四)创新提问对象,加深知识体验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途中提问的主体。是初中语文教师,然而随着学生主体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更加主动。初中语文教师在探索有效提问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中,可以对有效提问的形式进行创新,将原先提出问题的对象转变为学生,使学生对教师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回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一方面,学生由于身份的转换产生学习新鲜感和趣味性体验,产生更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学生的学习问题也得到更多的暴露,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提供了更加直接有效的帮助,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印象。
三、结语
提问方式是促进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形式不同的问题,并在必要时候转换提问对象,不断加强提问有效性,增强有效提问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平.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码设计,2017,6(11):127-128.
[2]杨娟.基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优化建议[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3):158-159.
[3]王建军.巧问出“效”——从切入点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