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高秀梅
[导读]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教学的要求水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高秀梅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现代教学的要求水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知识学习和德育学习的一体化,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设置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逐渐开始创新教学方式,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悟高尚的人文品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德育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道德品格,充实学生的文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文章学习中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精神和品格,并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可程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让德育教学彻底融入于语文课堂学习。
        一、抓住课本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身为语文知识学习精华的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时刻刻以课本为依托,把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感悟不同的情感变化,并且在文章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综合培养学生的素养。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识字读文,也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美德,让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相互交融,在课堂学习中渗透德育思想。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中的《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而后组织学生整体阅读和分角色阅读,分别体会铁罐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仔细对比陶罐和铁罐的区别以及最终的结果。在文章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人各有所长,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要全面看待问题。在文章学习中教师逐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用教学方式,利用影视片段培养传统美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存在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媒体教学中播放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将文字描写具体化,并且通过影视片段的观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我国优良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电影等等,并且利用媒体教学能够快速使学生进入合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教师利用影视片段或者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明白美德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得学生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共同提升进步。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中的《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演讲的资料,明确文章演讲的题材,弄清楚作者的演讲思路,让学生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国庆大阅兵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像理解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责任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帮助他人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联系生活教学,利用故事主题培养高尚品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课堂学习生活化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理解和吸收语文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陌生字词,整体阅读文章,明确文章的主旨内容,并且在文章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自己和文章主人公是否有共同点?教师将文章主人公树立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主人公当做朋友,学习主人公的高尚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推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中的《刷子李》这一课的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陌生字词,并且通过朗读全文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了解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法,仔细阅读有关曹小三的心理描写,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后通过小组中的交流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曹小三和刷子李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相似的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泥人张》,综合对比刷子李和泥人张的形象,分析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异同之处?自己又能够从两人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故事,明白自己的不足又在哪里?通过对比教学,让德育教育与语文学习相互渗透,推动小学语文的综合有效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文章主人公学习,利用影视片段向学生展示美好的道德品质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构建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贾润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读写算,2020(25):41+43.
        [2]吴翠翠.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J].华夏教师,2020(1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