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 董高玉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引领学生了解丰富的语文知识

        董高玉
        霍山县西城中心学校 安徽 六安 237200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引领学生了解丰富的语文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知识积累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留心学习和积极积累中。久而久之,小学生将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也能够养成理想的知识积累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知识积累
        良好的知识积累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个人眼界,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积累中获得启发、实现成长。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育训练中达成语文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达成理想的教育实施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知识积累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中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可以通过试卷错误的梳理和更正进行知识积累,保证学生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教师可以通过人际交往中的知识积累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留心他人的语言魅力。
        一、课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从课文中学习而来的知识往往令其印象深刻。如果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教学引领学生参与知识积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将逐步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经过课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学生将从课文中获取多样化的好词好句,也将结合这些词句在语文应试中取得良好的基础知识回答效果、为日后的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就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文的详细阅读和认真学习,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课堂上的知识学习完成课文内容的详细理解和文章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控。接着,教师结合学生在阅读中勾画出的“召集”“商议”“允诺”“胆怯”“无价之宝”等重难点词语进行积累。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效果,教师请学生将这些重难点词语的相关解释也认真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一开始,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觉得课文重难点词语的积累十分“麻烦”,认为自己已经借助练习册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教师坚持让学生参与课文学习后的积累,不断鼓励学生的在课文阅读完成后进行知识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文知识积累,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提醒中完成基础知识的摘抄和积累。有的学生还能够在除了重难点词汇的积累外,尝试摘抄文章中的优美语句与段落。可见,凭借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建立良好的知识积累能力,且能够凭借语文课文学习的日积月累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二、课外阅读中的知识积累
        在阅读知识积累中,学生能够将在课文学习中掌握的好词好句知识积累方法应用在课外阅读当中,也能够借助教师的引导完成知识的有效掌握;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写作进行训练,尝试借助这种知识输出活动完成写作经验的积累——与课外阅读书目相关的读后感写作还能促使学生在读后感中应用原文知识、进一步实现知识积累。
        例如,教师请学生在课后的自主阅读中尝试进行知识积累——教师要求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内容依然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以两种内容形式开展积累。首先,教师请学生模仿课文阅读中的积累形式,尝试将课外阅读过程中遭遇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其次,教师请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将自己对课外文学作品的认知和阅读感受写在摘抄本的第二个部分上,保证自己能够结合课外阅读的内容发表理解与感受。经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能够认真在完成课外阅读后进行知识积累,也能够结合教师的要求完成两种知识积累内容的完善。

当教师检查学生的摘抄本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课外阅读内容、教师能够结合大家的积累内容了解大家近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内容、掌握大家的课外阅读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借助摘抄本的随时翻看获得常看常新的欣赏感受,且能够借助其中的积累内容拓展眼界、完善课外阅读书目的深入理解。
        三、试卷错误中的知识积累
        当教师在引领学生参与语文考试的时候,切不可在订正完试卷就将其束之高阁。而是需要引领学生在试卷订正完成后改正错误、将错误积累在摘抄本上。经过时长日久的错误问题知识积累,学生不仅能够有效规避同类错误,还能够在错题本的随时翻看中有效完成语文知识的回顾和复习。经过试卷错误的知识积累,学生将养成专心实施、耐心分析、记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参与期末语文考试之后,借助试卷分析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出现错误的语文题目,且要求学生在修改错误之后将这些试卷上的错误内容连带题目和答案一齐摘抄在自己的错题积累本上。在后续的教学查看中,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错误完成积累,且能够将错误原因、正确答案进行认真标注。在后续的语文练习和测验中,一旦出现同类型的题目,教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借助知识的积累完成正确回答、有效降低了语文问题回答的错误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发现在每个阶段的知识复习中,学生都能够主动拿出自己的积累本,结合上面曾经错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和回看,保证自己不会在同一个、同类型的题目上“栽两次跟头”。最终,学生借助试卷错误中的知识积累夯实了基础知识掌握、提升了知识应用的效率和正确率。
        四、人际交往中的知识积累
        在同他人进行人际互动的时候,他人极有可能会“金句频出”。此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积极留心,将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说到的至理名言与重要事件进行记录,尝试借此完成知识积累。人际交往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也是学生大量获取社会信息与文化资源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请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知识积累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资源和信息,也将促使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积累能力和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请学生留心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尝试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有效的文化信息——为了激发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知识积累积极性,教师借助“我是文化收集小能手”活动引领学生参与。经过活动开展,班级中的小红“首战告捷”,表示自己从今天早上和爸爸的谈话中了解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句熟语;小王也积极举手,表示自己从与爷爷的谈话中发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鼓励的话语……大家每天都在活动中积极发掘他人话语中的知识,且能够将其进行捕捉和有效积累。久而久之,学生将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和信息,且能够通过这种趣味十足的知识积累活动养成耐心聆听、认真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组织知识积累活动引领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积累活动中完成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知识眼界的切实拓展。在语文课堂的不同教育环节中,教师需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积累的积极性、掌握知识积累的基本方法。同时,经过不同的教育参与,学生将凭借不同形式的知识积累获取多样化的语文知识,也将借助教师的引领达成知识掌握范围的拓展、知识积累能力的强化。经过持续化的知识积累训练,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知识积累实现语文知识的熟练掌握,也将借助多样化的知识积累活动养成知识积累的意识和学习习惯。最终,学生将借此夯实知识掌握、完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俊清.小学语文学习必须注重知识积累[J].学周刊,2020(12).
        [2]林秀锦.浅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精细化教学[J].考试周刊,20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