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促“评”,为学生助跑----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策略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 刘西伟
[导读] 教师的爱是神圣的,伟大的,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刘西伟
        宿迁市实验小学古楚分校,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教师的爱是神圣的,伟大的,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用爱心去评价学生,去鼓励学生,这样我们的评价才会实事求是,才会达到评价的目的。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有助于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评价 策略 快乐 助跑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只要我们循循善诱,用爱心去评价他们,才会达到评价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评价语言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低年级的教师,更应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评价的魅力显现出来。
        一、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更缺乏自我评价意识,常常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他们更需要成人的赏识,尤其是教师的欣赏。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使用了不起!你真棒!等等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使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每个学生都有争取成功的愿望,也都有取得成功的潜能。多维有效互动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学习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这一条堪称教学的金科玉律。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应毫不吝啬地加以肯定;对于回答有误或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要用粗暴、生硬的态度去批评指责,而应和颜悦色地消除他们的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样,既给学生一个“下台阶的梯子”,又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和启发下找到更好的答案。
        如我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字词句运用”时,让学生补充合适的词语,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受到春天来了。”我说“你观察真仔细。”接着追问:“你在想想,还有吗?”学生很快通过课本和生活经验,与同学交流。说出了更多。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哇,你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课外知识,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你们可真厉害,我们握握手吧!”我热情的赞美,使得孩子们很兴奋,个个抢着说。接下来的学习,他们兴致更浓了。有时我会爱抚地摸摸学生的头,亲切地握握学生的手,由衷地鼓掌,竖起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后,都得到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中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的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真诚地说:“你读的太好了。”等等。一个好的老师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及时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真心实意地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得到提高,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爱在学生中延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更好地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方式有两种,口头与书面。而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评价必须要有针对性、条理性。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一步到位,而是在不断的评价及教师的点拨之后,才能逐渐正确灵活的组织并运用语言,尤其是在小学低段。
        例:我在教学拼音q的书写时,有好几个孩子将它写在了四线格的上面两格,于是我将错例投影到屏幕上,请学生来做做小医生。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一个学生回答:“老师,他格子写错了。”教师继续追问:“哦,那该怎么写呀?”这位学生马上回答:“q要写在下面两格,他写到上面两格了。”教师笑着说:“病人来看病,医生就要把病看得清清楚楚,说也要说得清清楚楚,你真是位负责任的医生。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呢?”接着又请一位学生发言,教师点拨之后,学生讲得相当完整。课又继续上着。在教学到h时,又有学生将h和n搞混了,我再请学生来做一回医生,并要求医生要把话讲清楚。在经历了前面的环节之后,学生说起来就非常熟练了。我们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正是给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除了学会评价别人之外,学会自评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表现做出判断,平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让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学生提到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也可以让别的学生从老师的肯定评价中受到启发,这对于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在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介绍几种纳米技术以及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时?我于是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完成一个表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表格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大家一起读课文找出关键词,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每次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肯定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经过这一次的评价,原来有几个不大会合作学习的小组现在也能汲取好的小组的学习合作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有人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个性张扬。让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智地运用精辟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快乐,富有成就感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郑百苗:《评价,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2006年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