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的思考与尝试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豆虹
[导读] 如何转化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一直是各个小学教师在探索的问题,
         豆虹
        扶沟县白潭镇西白庄小学
        摘要:如何转化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一直是各个小学教师在探索的问题,是确保农村小学教育有效性的教学难点。因此,作为小学农村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学困生转化,使学生们都得获得良好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每个学生受自身性格与家庭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进行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以此,达到小学教育的真正目的,确保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知识,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接下来,本文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作如下探究。
一、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成因
(一)家庭原因
        当今农村中的家长思想陈旧,并未将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加上迫于生计,许多农村的家长都在外出打工,教育留守孩子都是老人,但是老人自身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教育与管理孩子,使得孩子自身的家庭教育缺失,在实际的学习中极为容易成为班级中的学困生。此外,即使部分家长留守农村看管孩子,但往往是有心无力,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无法从家庭教育中传授给孩子有效的知识,同样导致小学高年级中的学困生数目越来越多。
(二)学校原因
        在小学农村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同样落后,使得每个学生无法接受到同等的教育培养,自然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多,班级中的学习成绩的两极差异化会越来越严重,非常不利于小学农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给予每个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只单一地注重为学生讲解知识的过程,使得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而自身学习水平稍差的更无法掌握知识。
二、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转化教学方法
        在农村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运用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者,并创新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都能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学困生自然会成功转化为学优生,提高班级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困生在自身的学习基础上,有效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让学困生能够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举例来说,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困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布置适合其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使学困生能够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进行对课本中知识的深入探索。

对其他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同样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以此,使学困生也能够越来越愿意学习知识。
(二)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在班级中无疑是最需要教师进行鼓励的,如若教师不对学困生予以更多的鼓励与激励,学困生将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朝着下坡路越走越远,将会使其的学习与发展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农村的小学高年级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尊重学困生自身的学习困难性与差异性,并给予学困生充足的教学关怀,使得学困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无形中帮助学困生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让学困生能够真正爱上对知识的学习,有效促使学困生的良好转化。
        举例来说,在学困生遇到学习难题,无法进行解决的时候,教师应运用语言“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进行对学困生的良好激励,并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教学点拨,学困生将会更加投入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将会不断提升。同时,教师应时刻观察学困生自身的努力与学习提升,及时地给予学困生教学鼓励,使其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努力地学习知识,将学困生有效地转化为一名优秀学生。
(三)家校联合
        为使小学高年级学困生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的活动,并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使得各个家长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疑问与方法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和改善。运用这种座谈会的家校联合方式,让每个家长都能说出自己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使得教师能够帮助家长找到适合其教育的方法,将家庭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让家长在讲座中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得学困生在家庭中同样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让学困生不仅能够在学校中接受到良好的文化与素质教育,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同样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使学困生能够逐步转化为学优生,促使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另一方面,让学困生的家长同样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思想价值观念,使学困生能够从内心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向与目标,在家长的教育关怀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农村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转化,是学校与教师义不容辞的教学责任,如此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与学习发展。教师应从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着手,不断思考有效的学困生转化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士诰.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新校园(中旬). 2018(05):756.
[2]高晓雯.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9(02):24.
本文系2020年度扶沟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小学高年级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研究”(fgjy200920)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