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金恒小学 414000
“教育无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这种智慧,班主任尤为需要这种智慧。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经常公开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惟恐学生不明白自我的良苦用心,孰不知画蛇添足的说教不只降低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期望值,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案例概述
上个月学校开运动会,我们班在同42班的接力赛、“阳光伙伴”的较量中,接连败北。学生们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里,那几个参加比赛的孩子更是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安慰他们?给他们讲道理?我正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迎接下面的拔河比赛。站在一旁的李韧,一个任性好强的女孩气呼呼地说:“老师,我们不服气,我们不可能跑得那么慢!”这下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老师秒表按慢了,我们都倒在垫子上了老师才按表!”“老师不公平!”“可能是我们排位也没排好,曾梁鑫好慢,拖都拖不动”“算了吧,42班是比我们强,我们就别做梦啦”……
二、思考及处理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一边微笑着倾听,一边大脑在迅速地思考:学生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可如何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呢?听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我抬手示意大家静下来:“大家刚才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故意顿了顿,提高嗓门:“现在哪位同学敢在这跟大家保证,假如抛开上述理由,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了42班?又或者相反,42班本来就比我们强,我们必输无疑?”
学生们沉默了。
我注视着学生,动情地说:“同学们,你们珍惜班级荣誉,不甘心失败,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很好!可是,比赛我们要争取赢,但我们要赢得漂亮;输,也要输得光彩。不用为失败找借口,要想成功,就得让自己强大起来!”
学生们都认真地望着我。
我清清嗓音,继续说道:“你们知道美国的西点军校吗?那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当学员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每一位学员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全力以赴,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失败是没有借口的!”
教室一片哗然。李韧和另几个刚才议论得最凶的同学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微笑着询问:“我还有两句话想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
“愿意!”异口同声地回答。
“做任何事情,都问问自己:一、别人为什么不可以超过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学会宽容地对待别人;二、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功?失败了,是自己的努力不够,还是自己的方向有误,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说得郑重,学生们听得专注,但愿这些话语真的能对孩子有所启发。
在接下来的拔河比赛中,同学们全力以赴,以连赢两局的绝对优势取得胜利。虽然在总分上我们输给了对方,但看得出,大家很平静、坦然地接受了现实。看到他们如此表现,我很高兴。反而思之,作为我们不也同样需要懂得:借口只是失败的温床,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只要你立下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的必胜之心,那成功非你莫属!
孩子们,老师愿与你们共勉!
三、案例评析与反思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或困难,此时,我们是知难而进呢还是找借口逃避?在这时候,如果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一旦养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大家都努力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失,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而不去想办法,那么,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社会就无法前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发现一些学生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遇事常常埋怨别人,不知道自己应承担什么责任,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有冲突总是以“他”开头,凡是都是他人的责任,从来不想“我”也需要承担一份责任。
在此次案例中,作为教师,该如何调整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逃避退缩,学会客观看待事物,树立责任意识,培养个体的使命感及永不放弃的精神呢?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因而,在处理这一案例时,我不露声色地讲述了西点军校“不为失败找借口”的这个故事,帮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我觉得,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要深入学生内心,找准症结,做到:
第一,见微而知着。对学生的思想要从审微开始,审清其微,才能明辨其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二,察近而料远。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用长远的眼光看学生,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知利害,明未来。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想事半功倍,就要想办法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给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空间,不急于求成地去挤压孩子们敏感的心灵,以尊重为前提,双轨道去处理问题,循循善诱,在简便与平和之中更好地寻求教育智慧,在春风化雨中做到智慧育人,让“教育无痕”。
这个教育案例事后想起仍然很是欣慰,我苦苦思索的教育方法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啊!只要你的教育方法合适,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方法就像科学家的灵感,只有不停地去探索,它才会出现在我们脑中。
最后,我引用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凡事找方法解决者,一定是成功者;凡事找借口推脱者,一定是失败者!所以在任何工作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重视找方法并主动找方法的人。只要你拥有“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必胜之心,成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