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顾惠明
[导读]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顾惠明
        无锡市羊尖镇廊下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启蒙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渗透,也为学习其它课程奠定了基础。对于语文课程来讲,尤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标准、要求以及现状,对其中导入环节的有效方法做简单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方法
        在当前的教学中,导入环节一直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学校和教师为了遵循程序而不理解甚至误解了课堂教学的真实含义,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尽管课堂中的进步和教育存在问题,但不可否认当前的义务素质教育仍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探索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也显得更加重要。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现状
1、导入内容枯燥
        小学生通常具有活泼的性格,很难长期专注于课堂教学。因此,充实课堂导入的内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导入能力,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从我国小学语文课的导入现状来看,其内容通常是较为枯燥单一的,所以学生对教学活动很难产生兴趣,不能真正在课堂上发挥导入环节的真正价值。
2、较难激励学生学习
        倘若小学语文老师无法通过课堂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就很难充分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当中,这也势必会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很难集中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也呈现出了枯燥乏味的情形,教师想要鼓励小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却奈何没有新的思路。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要求
1、时间适当
        语文是一门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因此,导入环节也常常需要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但是传统中国文化是深远而复杂的,所以合理控制导入的内容和时间便显得至关重要。避免过多的内容,使课堂教学主干内容无法正常运行。
2、课堂导入应根据教学总时间进行准备
        课堂导入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创建课堂导入时,应根据课堂教学的总时间和内容来选择和确定相应的内容,比如通过几件事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实现完美的过渡,达到导入的目的。
3、选择新鲜有趣的事物
        小学生对新兴事物很感兴趣。教师可通过选择一些有趣的事物,借由导入环节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提高班级的效率。
4、应根据情况改变上课的类型和方法
        不同的课堂情况要求课堂导入可以进行临时的更改。例如,刚刚上一年级参加过数学测试的学生不应展示过多的导入内容。如何使用预先准备好的课程导入,老师必须根据情况决定。虽然知识是没有生命的,但人是活的,知识是否可以灵活适应人,反之人也需要应对不断的变化,这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


三、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性策略
1、情境导入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当孩子发现自己处于某种情境中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在教授语文时,教师可以创造一种使学生处在其中的环境,唤起他们的情绪,并鼓励他们以良好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迅速地扮演起学习者或是投入到文本中的角色当中,积极学习。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包括抒情和叙事等等。通过教授此类文章,教师可以创造一种情境,并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获得更多的乐趣。
2、直接导入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尚未形成考虑事物的高级思维,但他们可以依靠视觉的第一感受以及事物的外观,来识别和判断。要知道,师生之间的交流通常是直接在教学中进行的,老师可以在讲解对小学生比较有吸引力的文章时,通过直接向学生介绍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来进行趣味性导入。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首先,问学生:“同学,你在春节时会向要和谁一起度过除夕?”学生回答:“与父母和家人共度时光。”然后介绍:“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她只能在街上卖着火柴。你想知道她发生了什么故事吗?”通过导入,学生可以对老师的意图有更清晰的了解,并开始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感兴趣。
3、音乐导入
        使用这种导入方法时,教师必须首先区分文章类型,如果文章内容有趣,则可以通过与主题相关的音乐,配合有趣的语气开始上课;如果文章的内容很悲伤,老师可以用悲伤的音乐导入,音乐的选择应反映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音乐导入,学生可以首先感受到文章的风格,并逐渐进入学习文章的氛围。教师使用这种方法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心理暗示,即在学习文章之前应该让学生有所准备。上课之前,老师也需要做足功课,详细研究文章的主题和思想,以找到正确的导入音乐。
4、问题导入
        当前基于问题法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详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三顾茅庐》中,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听过“三顾茅庐”的故事?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要离开之前必须“看三眼”吗?让我们去到包含这些问题的课文中一探究竟吧。此外,在学习之初,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和印象,老师也可以将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逐步地改善课堂教学。
小学生年纪小,贪玩,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将重难点知识整合到导学案中,以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了解相关的知识点,并加深掌握基于问题探究文本的学习方法。此外,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其他因素,照顾到多层次的学生,以多样化的问题设计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提出5到10个问题,其中一个或两个可以快速地回答出来,以便所有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并着重于发展稍差的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中层级学生可设计两到三个探究性问题,以便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课堂上提出3至5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帮助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提出探究性问题,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回答问题来更好地收获知识与技能。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遵循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要注意时间等因素,以避免长时间的讨论,本末倒置。
參考文献:
[1]巩会涛.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浅析[J].学科教育.2014(08):194
[2]李玉梅.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J].学术研究.2015(07):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