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开始迈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并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全面地革新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展现语文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本文将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革新课堂教学结构、引入现代媒体设备、提炼教材内容设问、注重阅读教学环节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建立在有效课堂教学基础之上的,主要指的是教师利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基本任务与目标,并取得最大化教学效益的教学过程。在高效课堂下,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提升。所以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顺利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体,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却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受,难以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展现和发挥。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根本上去转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打破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将学生置于主体性的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参与并深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由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大量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而且教师很少与学生们交流,这不仅使师生关系疏远,同时还让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所以,笔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质疑,让学生们将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面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则耐心给予解答,完善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对话,通过对话交流的方法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笔者通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革新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过去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单一、封闭,课堂教学氛围也十分的枯燥乏味,师生、生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往来,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来革新课堂教学的结构。首先,教师应基于对班级学生的全面认知和深入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的机会;其次,教师需鼓励、引导学生,使他们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思维的相互碰撞,建构开放多元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桂花雨》时,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枯燥,所以,笔者革新课堂教学结构,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会布置一些探究任务,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空间,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在学生们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在班级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三、引入现代媒体设备,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现代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发挥出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包括拓展教学的容量、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等等。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现代媒体教学的优势,并主动尝试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图片展示、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功能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以赋予知识生命和活力,创设出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冲击,刺激学生的直观感知,进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白鹭》时,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熟读,了解作者笔下白鹭的特点,学生们阅读结束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介绍白鹭的形态特点。在笔者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纷纷被直观形象所吸引,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笔者通过引入现代媒体设备,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四、提炼教材内容设问,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问题的设计和提出通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保证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效度。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对语文教材课本进行研读和了解,适当地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来设计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来进行提问,确保问题作用的发挥,营造充满悬念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可以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学生们熟读本节课程的内容,随后,笔者根据课文主题转变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动机。如,自行车和摩托车哪个更快?汽车与火车哪个更快?那么猎豹与汽车的速度哪个更快?提出问题后,笔者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问题,进而促进学生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样,笔者通过提炼教材内容设问,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五、注重阅读教学环节,奠定语文教学基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和基础,只有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才能够保证语文整体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做好铺垫。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课内阅读,促使学生从中学习基本的生字、生词和语言表达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教师需积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课外读物,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授《将相和》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所以,这个时期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要。课程开始后,笔者会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们感受笔者在阅读中的停顿、语气、感情的变化,初步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随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阅读训练的空间,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学生们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会观察学生们的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们存在问题时,笔者会及时纠正,进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笔者通过注重阅读教学环节,奠定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仅是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根本所在。所以说,作为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端正教学的态度和思想,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根本趋势和核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展开探索和改革,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革新课堂教学结构、引入现代媒体设备、提炼教材内容设问、注重阅读教学环节等策略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完善并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才能够顺利地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崔玉平.新课改背景下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107-108.
[2]彭建蓉.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