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19期   作者:杨芳芳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而作为人类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也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

        杨芳芳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  455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而作为人类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也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作为现代教育就必须改变以前传统填鸭式教育的教育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如何将晦涩难懂的小学数学和独立思考联系起来,让教育取得最大的效果呢?本文将基于这一问题做出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培养策略
        【正文】我国是人口教育大国教育人数居世界前列,但教育质量却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问题根源于中国传统教育就是老师将他的思路然后让学生记住他的思路即便学生根本不理解这个思路,这样循环往复使我国学生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脑筋变得很死板,灵活性很差。而小学数学作为教育的入门课程更要大胆改变以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论文将对此些问题简要进行分析。
        一、独立思考能力重要性
        思考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结论总结的过程。是指在不依赖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思考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做出结论。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魅力和个性的体现。现在的灌输式教育并不主张独立思考,无论是对组织的绝对服从还是对师长尊严的绝对尊重都把独立思考当做了敌人,可是没有思考就没有知识的积累,独立思考对学习的作用就好像空气对人的作用。独立思考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解决新题型和在生活中解决面临的困境的能力,更何况刚刚进入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在学晦涩难懂无聊的数学呢!如果在小学时期没有把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成,只是使用填鸭式教育来教育学生,那么可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2.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是灌输式教育也就是包办教育。传统小学数学教育老师占主导地位,总是低估学生的思考能力,片面的认为学生没有数学思路让学生想思路就是浪费时间,降低教学效率,最后也不会解决问题,所以直接将学生思考思路的过程弱化或省略掉,以谋求更多的讲解时间,但是老师们却忽视了这样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学生很难自我突破,很难形成自己的思维,无法更好理解知识以及更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考试做题中。所以,必须改变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将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互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教育模式。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催化者,开发者,摆脱灌输者。师生关系应从重视老师讲课到重视学生思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不是被塑造和被控制,供人驱使的工具。学生是具体自信独特价值的人,具有自身个性,思想,情感。新课改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独立性,支持学生个姓发展。老师引领学生,帮学生找思路,不要直接灌输思路。上课要让同学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鼓励表达,支持思路有差异的同学。


        2.2创设特定情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厌倦数学,说数学无聊不好懂。当然传统的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是不容易让小学生懂,但是换一种方式会不会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呢?从特定情境中来教学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呢?不能把思维固定在课本上,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从实际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关键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观察物体》那一章时,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规则体,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无论从那个角度观察都是枯燥乏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但是如果换一种情境或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老师在将这节课之前可以和学生们讲“画杨桃”的故事: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杨桃,其中有一个学生观察杨桃顶部画出了星星。这样,给学生一个角度观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观察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之后老师可以把一个真的杨桃拿来学校,让学生观察,看是否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出不同的东西。最后老师再把这个情境和课本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思考在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后会出现怎样的图形,然后在观察这些图形的区别。这样,既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几何体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3在课后作业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就是老师把作业留给学生,然后学生循规蹈矩的写作用,老师留的作业大多是抄课文或者完成一些老师讲过的题目的练习,那样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果留一些课本以外的问题或者把问一些还没讲过的知识让学生们独立思考一下,这样会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第5单元《三角形》时,老师可以在还没讲这一单元的时候给学生留课下作业。将学生分为三组:等边三角形组、等腰三角形组、普通三角形组。然后老师将三个三角形画给学生让这三个组的学生分别量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在这三条边长之间的关系,然后第二天学的时候让学生分别说这三个三角形的特点让学生们思考这三个三角形哪个三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哪个是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哪个是三遍不等到普通三角形。最后老师来总结结论。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结束语】一国之兴在于教育,“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不仅对人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国家富强繁荣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国家基石的教育更应该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调整模式来跟紧时代的步伐。学生的独立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把祖国的未来培养好是我们永远不能松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杨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69.
        
        [2]王建红.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7):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