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安徽省桐城市同安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还是其他学科开展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教学更高的目标,也促使了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所以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们接触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汉字作为我们日常沟通的基础,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可见,语文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语文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了解语文教学开展的现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在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所以就导致了教学开展的效率不尽如人意,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方式和理念具有一定滞后性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教学的方式还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发展也比较迅速,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下降。
例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通过讲授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传输,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地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并且没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没能够很好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和教学理念的滞后性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教学方式的创新忽视了教学目的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教师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却忽视了教学开展的目的性。
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丰富的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写作比赛活动等。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开展的趣味性、丰富性,而忽视了教学开展的目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仅仅是通过活动的方式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却没能够学到一定的教学知识。
(3)三方面的教学开展具有不协调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重要的学习场所,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之一。这就表明了教学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的携手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在现阶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具有不协调性导致了教学进度不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家长没有积极地做好辅导作用,导致了“5+2=0”的现象,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五天,但是通过周六周日两天全都将教学内容忘在脑后。除此之外,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受到经费的制约,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过少,也缺乏一定的奖励机制,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的不协调性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策略
针对上述语文教学开展的现状,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1)重视教学方式和理念创新
要想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在现代化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现代化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就要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元日》为例,在教学开展的前期,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古诗的背景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古诗写作的背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之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将古诗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在此之后,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2)重视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时,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开展之前,语文教师要重视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开展的基础,通过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加以辅助,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要想更好地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地进行备课。例如在《刷子李》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地做好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了解到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刷子李的特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以此为目标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如:“同学们,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你对刷子李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认真地阅读教学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的人物描写和一些细节描写进行讨论,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重视三方面教学的协调性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应该将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要重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家校一致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教学开展为重要的基础,加以家庭监督的辅助,再通过学校合理的资源分配,开展语文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沟通作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即时通讯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家长能够清楚的认识教学的进度,并且能够更好的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在此之后,学校要积极地开展教学课研活动,可以开展课堂课研,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也要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协调学校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地落实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重视教学目标的落实,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协调好学校、家庭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家校一致的成长环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海侠.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7,000(036):233.
{2}张春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校园:阅读版,2017,000(02X):P.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