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江 张海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二小学653499
摘要:虽然项目化学习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此,文章就立足以兴趣激发为起点,向学生明确课上 学习项目;以双边互动合作为中心,打造并实施项目学习流程;以双主体评价为收尾,力求项目化学习模式应用效果不断提升三个方面,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将切实可行的实践之路做出具体论述。
关键词: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项目化学习;实践之路
引言:
面对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更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 小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自然也提起了高度重视,项目化学习模式也走进了小学体育教师的视野之中,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充分落实自然成为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以兴趣激发为起点,向学生明确课上学习项目
通过分析小学中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后发现,兴趣 往往决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都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开展显然也要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工作。针对于此,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往往会收获最好的效果,因为学生激发学 习兴趣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明确具体的学习项目。
例如:在《小足球-带球技术》教学中,笔者在课堂开启之后,先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即:“同学们想必观看国过足球赛,印象中谁的过人技术最出色呢?”并将一些 精彩的带球过人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笔者则是与学生共同分析球员过人技术的特点,并向学生阐明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要让大家能够掌握出色的过人技术,随之将课堂学习项目引入进来,同时深深映刻在学生内心之中。这一过程无疑为学生创设了理想的比赛情景,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为项目化学习流程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双边互动合作为中心,打造并实施项目学习流程
新课教学无疑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各项教学成果也会在该阶段充分呈现出来。因此在各种教学模式的落实过程中,普遍都将新课教学部分视为关注的重点,小学中段体育课堂项目化学习模式的落实也是如此。在这里,笔者认为,该阶段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造并实施项目学习流程,而最为理想的教学方式就是开展师生双边互动与合作。
例如:在《小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笔者先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全球准备姿势、向前顶肘、手掌外翻、拨脂压腕动作,以及身体重心和传球后的指尖朝向。在此期间,互动话题则为:为同学能将心中偶像的传球动作模仿出来,并加以讲解。笔者则是根据学生所说和所做的动作,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将标准化的动作分解与示范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项目化学习流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进入随堂练习环节后,笔者倡导学生自行分组、自行设计练习流程、自行讨论与分析、自行总结学习经验和成果,同时深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之提供相应的启发。最后则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成果展示与指导平台,实现学生能够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加以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成果自然极为理想。
三、以双主体评价为收尾,力求项目化学习模式应用效果不断提升
通过分析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所以总结出课堂教学主要以三段式为主,结束部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起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课上学习的成果。为此,在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应用下,必须将该阶段教学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而开展双主体评价活动则是理想选择,有助于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不断提升。
例如:在《小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就总结工作而言,笔者将重心至于引领学生说出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过程之上,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课上学了什么和怎样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以及有效开展学习的具体流程。就随堂评价工作而言,笔者则是先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成果和课上参与学习的状态加以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表达学生课堂知识与技能所具有的提升空间,并最终将最为理想的课后学习方案传递到学生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本课的信心,并助力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最后,笔者在学生开展身心放松活动时,大力倡导学生将课上学习的感受踊跃表达出来,并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建议,这些显然都是项目化学习得到深层落实的关键条件,为项目化学习在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结论:
纵观上述论点可以总结出,在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好项目化教学工作并非易事,必须做到课堂教学各个阶段,拥有极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做到高度合理,进入这些效果才能更加趋于理性化。而这正是每一位小学中段体育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所在,也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申建民.基于运动项目的中小学体育综合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评论.2017,(4)
[2]尹娟.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