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班主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途径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孔德全
[导读] 德育是指导学生确立正确观念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孔德全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腊山一中
        摘要:德育是指导学生确立正确观念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道德教育观念的渗透。英语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关键科目。班主任按照德育理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既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
        关键字:初中;英语教学;德育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容忽视。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去积极主动地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发展。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德育的主要内涵
        (1)重视心理辅导
        与思维意识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学生相比,初中生不仅具有更活跃的思维意识,而且他们的心理还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所以,青少年常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教师当前未采用有效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容易在没有道德观念指导的情况下犯错误。此外,身心双重发展使年轻的初中生的性格更加敏感。如果存在心理障碍,学生很容易陷入困境,他们无法有效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低,他们可能会遇到叛逆,自我伤害和心理问题。这就要求课堂教育者要以道德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并建立起具有丰富道德教育知识的真实道德价值观,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2)建立英语德育氛围
        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学生由于缺乏知识和对其文化价值的理解,因此很难激发他们参加课堂的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渗透了德育的知识,因此需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应盲目地在课堂上解释道德教育的知识,以满足道德教育的要求。道德教育使英语课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可能,这要求教师建立一种氛围作为原则,以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理解德育的知识,不要显得太沉闷,要注意改善他们的不良习惯。此外,为确保活跃的教学气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以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讨论中使用语言和沟通技巧,还可以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到团结与互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结,互助和思考的意识。另外,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因此老师可以了解这一特质,并积极寻找通过沟通渗透道德教育的方法,以便教师可以巧妙地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英语在教育和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初中家长、老师、学生都特别重视初中英语教学。老师和学生在英语课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必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工作。新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初中说英语的要求。它必须始终反映出教育和培训过程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它必须继续增强学生的意志和素质;它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坚强的身体,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学生。学生需要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集体主义和法律意识,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重要的是,初中英语不仅必须积极执行国家教育政策,而且还必须培养独立和值得信赖的学生,并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对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的。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教育通常通过社会实践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进行。形式和学科德育也是学校德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道德教育通常只关注学生是否听,对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很小,而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因此,有必要摒弃传统的德育方法,而不仅要依靠德育课程的理论教学。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地协调和协调,以提初初中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科书中涵盖的初中英语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德育的各个方面,例如爱国主义,团结,尊重长者,社会互动,礼节和文明,风俗,对学习的热爱,生活习惯等等。因此,这些德育内容必须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1)营造道德教育的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并使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语言作为工具,为道德教育创造良好和合理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礼貌和礼貌的特征可能会体现在日常语言和交际语言中。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经常使用易于理解的日常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英语来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学生将感受到一种荣誉感,并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方面也很重要,让学生知道相互协助的意义。
        (2)让学生成立研究协作小组
        欧洲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经在他们的理论学术工作中明确强调过,在社会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认知发展和认知经验,是德育从客观取向到有意识匹配的两个主要转变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集体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参与道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初中生具有相同的身份和相似的年龄,当他们组成研究小组独立研究和讨论某些英语内容时,他们通常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互动。当学习小组成员对学习认知的不同概念存在争议或分歧时,教师可以作为知识教育的指导,及时开展德育的渗透工作。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初中教科书中包含了“假期旅游时的不文明现象”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专注于假期教学的主题,并允许学生组成有兴趣的合作小组,可以彼此讨论在日常假期旅行中容易发生的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并且学生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3)将英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故事结合
        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德育课程,并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以更好地将德育学习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更深入地融入英语教学课堂,并在教学中感受德育内容的渗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二年级英语课本第六章提到了有关中国古典童话故事《愚公移山》的内容。老师向学生讲解这门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与前后桌之间相互分配角色,并且通过排练英语漫画,他们可以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印象。英语漫画是帮助学生养成情绪的有效途径。通过漫画,学生可以在知识学习和情感认知上取得高度的统一,并努力的学习英语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通常,依靠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将德育相关知识渗透到初中的英语教育教学中。如果有关教师想在他们的英语和教学班上接触到德育的内容,首先必须选择与所使用的不同教科书相对应的不同渗透渠道。只有当有关教师真正意识到德育渗透到内容中的重要性时,才能创造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最终显着提高英语德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娅.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途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7,(4):19-19.
        [2]赵皓辰.探析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途径[J].好家长,2018,(15):1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