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陈华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
        陈华
        深圳市福田区上沙小学  518048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从这一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增强自身语文阅读教学能力,为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学习计划,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刻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
        引言:对于文学作品的有效阅读对于提升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文学素养、艺术情操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有着深刻意义。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涵,促进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把握与文章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文章之美是什么,积极带动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文学的爱好水平,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为学生科设置科学合理的阅读任务
        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已经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信息理解转化能力,文章的鉴赏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1]。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积极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消除其在语文阅读学习当中的惰性心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与信息理解转化能力,教师可以从小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设置合理的阅读教学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观潮》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晰本课教学目标为有效理解并把握本课“盐、屹”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文章当中“奇观、农历、据说、大堤、人山人海、犹如、齐头并进”等词语,摘抄积累文章当中对于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优美语句;可以有效抓住文章当中的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阔,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山河景色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了解作者的观察写作手法,让学生可以在生活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周边事物可以进行有效观察。通过布置相关阅读任务逐步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与把握能力,首先对于生字的有效学习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会使用文章当中出现的成语与词汇则是增强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要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在对于文章进行有效阅读之后,学生要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与思维模式。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审美赏析,找出文章的优美之处,让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当中的写作思想有着充分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读后感等形式将自身理解进行有效表达。
        二、搭建多层阅读模式突破课内外阅读壁垒
        要想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理解能力,就要拓展学生对于文学素材的积累途径,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对学生未来发展自身终身学习意识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搭建多层次的阅读模式,例如,在班级开展语文读书角的活动,或者让学生每人每周分享一本好书,增加学生日常的文学素养积累,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爱好[2]。语文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身心素质发展情况的课外书籍,低年级课外阅读书籍主要以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绘本、拼音读物为主,例如《小老虎历险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弟子规》、《三毛流浪记》等;中年级课外于都书籍主要以长篇童话、寓言故事、儿童小说、民间故事、浅显的历史读物、科普读物为主,例如《金波儿童诗选》、《中国古今寓言》、《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高年级阅读书籍主要以现当代文学作品、经典名著、历史、地理、天文书籍为主,例如《呼兰河传》、《论语》、《三国演义》、《希腊神话》《爱的教育》等。教师要尽量选择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推荐,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身需求的文学书籍,促进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意识。
        三、通过有效检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
        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比较容易分散,教师要通过周期性的检查来发现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记录读书笔记的形式,摘抄其在阅读过程中对于自身有一定启发的文学语句与段落,通过自身的文学思维进行理解,将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有效理解通过读书笔记或者周记的方式进行有效表达,教师通过周期性对于学生读书笔记和周记的查看,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阅读书籍的有效程度,从而可以给予积极地引导和有效地帮助[3]。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开发学生的对于文学作品有效赏析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阚军.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68-69.
        [2]夏兴勇.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9):142-143.
        [3]李晶.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