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花
山西省平遥县段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校 031100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提问具有激发学生思维、调控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表现能力、增进师生交流、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多种教学功能。因此,课堂提问要讲求艺术性,只有艺术化的课堂提问,才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使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
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精当;合理
语文是一门可以启发人思考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发现大千世界的多样性,发现宇宙的广袤,发现人生的真谛。语文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培养人格,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文要做的便是修正人心,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语文,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真正能够有所收获。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语文不是一门闭塞的学科,学习语文,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及多维度的思考方式。语文不像数学与物理这样的学科,它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指向性的、确定性的精确回答,更多的是言之有理即可。因此,语文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就是思辨性的思考方式,它提供可供讨论的余地,每个人的说法都值得参考,永远没有准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被打开了,就不再黏着于自身的一隅,就会产生更多的创意,如此一来,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道,掌握课堂教学进度以及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其贯穿于课堂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无效提问,简单回答是、否,好与不好,这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也浪费了课堂时间,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语文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投入到文学思考中去,这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问点,明确提问目的
问点要着眼于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是提问的关键环节,问题的层次、数量都要在各课时合理布局,对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可能反应等都要有所考虑,问点要明确具体,要灵活应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提高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与有效率,也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这就要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能只把眼光集中在优等生身上,还要考虑中等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所以我在设计问题时,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环境等问题。
(二)注意提出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语文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课堂,但是在课堂上有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遵循课程要求,完成课程提出的要求。
在提问时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成型,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要与文章内容偏离,在补充课外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一定要在课内要求掌握的学习任务都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
(三)设计问题要重点突出,切合实际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如,在教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时,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的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这句话中的“杰出”和“爱国”提出课文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设问,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强了。设计问题时应以教学关键点为线,把问题串联在这一主线上,真正做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四)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浅中见深
问题太易,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思考;问题太难,又高不可攀,学生也不会动脑筋。只有难易适度或者真正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思考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问题要浅中见深,提问 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
(五)设计问题要激发思维,培养能力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目前问题设计存在着两个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偏重于学生的记忆。据调查显示,教师一般提出的问题有五分之四是针对学生的记忆。二是教师提问没有启发性,学生思维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缺乏探究性、创造性和发散性。问题的设计不是让学生回忆什么,而是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利的思维训练。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切忌提出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问题。
(六)设计问题要循序渐进,巧设问题
循序渐进,顾名思义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前进,有计划,有步骤。提出问题也应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课堂上,提问可不能东一锤西一棒,随意设问,杂乱无章,分散学生对重点的注意力,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重点,通盘考虑。整堂课的提问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使所提的问题前后贯通,相互配合,有助于分析问题,推进思考。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方式可以为语文课堂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其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有技巧的提问方式,有技巧的提问方式需要教师自己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只有经得住时间打磨的方法才能称为经验。另外,我国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教学也为课堂提问环节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所以说,教师要充分把握机会,让课堂提问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孙贤才.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11.
[2] 刘会芹.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学周刊 2015-12 .
[3] 黄运茹.让课堂提问成为一门艺术――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初探 [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