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应用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黄洁玲
[导读]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提升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来说,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黄洁玲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大沙镇村美小学          526241
        摘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提升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来说,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前言:小学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内涵的学科,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与时俱进,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师要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联性,对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进行有效挖掘,指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中应用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德育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够把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教育生硬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导致小学生缺乏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其次,语文德育教育环境比较差。在信息化时代,网上一些不良的信息、不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一些小学生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家长对孩子的过渡溺爱,也使小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2]。
        最后,教师的意识及教学理念、方法选择上,也限制了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影响到了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没有把握新课程的发展形势,在理念上、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有效地引导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有效应用对策分析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将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渗透及应用,从而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关于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对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法,提升语文德育教育效果
        结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选编来看,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入选教材的作品中,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了把握,注重结合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有效地引导。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对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使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开展[3]。例如,在开展统编版语文教学中,联系课文内容,采取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等方法,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并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的时候,教师注重搜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于图片、视频资料进行直观化的教学,使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小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以提升。
(二)突出细节引导,培养小学生正确价值观
        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立德树人理念,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起到积极、正向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当前小学生的特点,注重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使语文德育教育的功能及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4]。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围绕亲情、感恩教育,引导小学生对父母的爱进行深刻的感知。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辛劳付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如以“父母的爱”为题,联系学生学习的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小学生对父母的恩情进行感知。通过联系生活细节,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感恩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为父母分忧,帮助父母做家务,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三)革新教师教学理念,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来说,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上,关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坚强的意志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5]。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要注重发挥教师榜样作用,能够在课堂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注重引导小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小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积极改善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小学生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结束语:总之,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势,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样一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语文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挖掘,实现德育教育工作与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道德习惯,使小学生懂得感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加强德育教育,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芳.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58.
        [2]马娴敏.语文教学中德育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分析[J].才智,2020(17):180.
        [3]马培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33+135.
        [4]苗春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78.
        [5]王小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上),2020(06):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