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燕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031100
摘要: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犹如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发光。学习诗歌对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和归纳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完善对策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自身不喜欢诗歌导致授课的积极性不高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50%以上的教师不太喜欢诗歌,本身兴趣的缺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讲课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给学生的诗歌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
2.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教授诗歌过程中,多数教师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诵读法的居多。个别教师认为,虽然诗歌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但是他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认为还是诵读法的教学效果最好。教龄较短的新教师认为诗歌教学的确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他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如何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诗歌教学中,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
3.诗歌教学讲解内容重字面理解,轻感情体悟
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多数都侧重于字面理解,而忽略了诗歌本身的情感体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侧重于向学生解释诗歌的字面意思、灌输诗歌的声韵格律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汉语知识和写作技法。然而,这种讲解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更加忽略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鉴赏诗歌享受美的权力,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诗歌的态度不端正
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是以提高分数为目的,即使是对诗歌的学习,也是为了提高语文的考试分数,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不可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精髓,更别提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缺乏兴趣
由前面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喜欢诗歌的学生比例占65%,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中生对诗歌的学习缺乏兴趣,对目前绝大部分高中生而言,促进他们学习诗歌的主要动力就是为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虽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诗词作品,但是也只限于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才会下功夫去背。
3.学生学习诗歌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在学习诗歌时多数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也很少进行课后复习,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去了解诗歌的背景资料,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根本没有掌握一些鉴赏方法。
而且学完诗歌以后,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去总结和归纳,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只把那些对提高分数有用的优美诗词进行背诵、总结和归纳。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创新诗歌教学的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对于“蜀道”的描述,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纪录片——《大蜀道》,这个记录片中着重展现了蜀道的险峻,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对于蜀道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在阅读课文时,更能领会作者诗句中的意思。
三.善用朗读,领会诗歌传达的感情
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句中,往往蕴含了深刻的、真切的情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最大程度地彰显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比教师直接的讲解要更有效。
比如,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时,笔者先是带领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作者求贤若渴以及恢复统一的志向。当他要讨伐各路军队时,他踌躇满志,无畏年老,无畏未知的结局,仍旧愿意一往无前。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让他们明白“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的真正含义:作为上位者,应该学会赏识部下,给部下机会去尝试、去历练,广招贤才,使得天底下的英雄都为自己所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朗读的奇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朗读的地位,不应只是单纯讲解诗歌的意思,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
四、开展诗歌实践活动,丰富学习形式
1、 挑选一些篇目举办一次诗歌朗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选择到的一些篇目自由选择,在认真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举办朗诵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 、每首诗词中都会有名句佳句,在平日的早读就要求学生对重点句进行记忆,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把这些名句运用到作文中,还能增强作文的品味和内涵。
3、 在完成整个诗歌的教学后,试着让学生要求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对诗歌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对思想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即景抒情诗,学生也会相应地提高一些学习诗歌的兴趣。
五、相得益彰,提升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高中语文老师作为诗歌的讲授者,需要掌握古代诗歌的特征和诗歌鉴赏的技巧、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因为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诗歌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中真正了解到其中的精髓所在,真正理解诗人的思想和寄寓其中的情感,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爱上诗歌。教师要用正确的途径,让学生学会诗歌,爱学诗歌,从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成为符合新时代人才标准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陈厚才.浅谈现代诗歌中的情境创设[J].学术研究,2011,(02):104-105.
[2]安德刚.强化现代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审美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1,(11):33-35.
[3]王春燕.想说爱你不容易———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