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辛爱梅
[导读] 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与管理者,班主任除了拥有许多权力之外,更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具体体现为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辛爱梅
        寿光市建桥学校   
        摘要: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与管理者,班主任除了拥有许多权力之外,更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具体体现为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班主任由语文教师来担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将人文素养有效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借此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原本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今却成效甚微,班主任应该及时探索与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法,借助创新性管理策,促使语文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学;创新管理;策略

        前言:与小学生相比较,初中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其正值青春期,心理变化比较明显,不再是原本那个唯师是从听话的孩子,而是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所以,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难,甚至存在着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除此之外,与小学知识相比较,初中知识难度更高,许多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因此极易导致课堂混乱,秩序变差。因此,对初中班主任而言,无论在班级管理上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其均将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其探寻有效的方法给予解决,即不仅能够保障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也能够提升教学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一、探究初中语文学科的具体特征
        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初中语文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包括大量的文言文、诗词歌赋以及课外阅读等内容,且不同类型的课文形式蕴含着不同情感。可见,初中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简化内容、突出重点,以此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情感充分结合起来[1]。
        另一方面,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即帮助学生由浅及深的积累知识与情感,因此需要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知识。第一,了解文学常识、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相关知识;第二,掌握足够的字词、句式,强化朗诵、背诵能力及普通话水平;第三,学习大量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品,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二、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纵观当下初中教学具体情况,班主任由语文教师担当的情况十分常见。其中,一些班主任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习惯于借助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并未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无法得以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缺乏个人魅力。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班主任同时也是班级发展的风向标,其只有具备一定的领袖魅力,学生才能够在其以引导下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但是,现阶段仍有许多初中班主任习惯于沿用传统理念对班级和学生进行管理,不仅难以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无法有效培养其集体观念,极大的违背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班主任缺乏个人魅力,极大的降低了其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当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遇到瓶颈时,其也不愿意主动和班主任展开沟通,导致其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对班主任布置的学习任务更缺乏足够的兴趣[2]。
        最后,评价体系比较滞后。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在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时,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忽视了其学习中的成长与变化。此评价体系不仅未达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反而会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其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良好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技术得以迅猛发展,被人们普遍应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

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图文并茂之特点在课堂上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应该积极利用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想象、生动的课堂情境,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同时更有助于保持课堂的良好秩序。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卖炭翁》一课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视频、动画等相关教学资料,借此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境。借助生动的表达方式,构建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有助于保障课堂良好的听课秩序。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阅读和写作是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布置摘抄任务或者日记任务,借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然后将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这种方式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展开阅读后短时间便完成摘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或者写日记,也有助于学生不断丰富字词积累,进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有效提升[3]。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个人魅力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倘若想要实现对班级的有效、全面管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个人魅力,进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初中班主任必须注重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修养,因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倘若班主任可以借助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班主任必须有效利用自己既是语文教师有是班主任的这一双重身份,借助语文教学不断提升个人魅力。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桃花源记》一课教学内容为例,班主任可在教学中借助丰富的肢体动作、表情以及生动的形容等,将课文内容在大脑中绘制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通过这种借助个人魅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班主任可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在管理工作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三)构建合理化、健全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自信心
        传统教学体系当中,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教学评价时,通常只是将学生成绩当作评价的唯一标准,只是为了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凸显出来。一旦班主任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忽略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成长。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难免遇到外界干扰或者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对其学习造成影响。倘若教师并未及时给予关注和重视,就会致使学生很难从问题中解脱出来,甚至产生厌学的负性情绪[4]。所以,班主任必须及时转变原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合理化、健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借助课堂点评、阶段评价以及考试成绩等对学生整个学习展开跟踪观察,以此实现有效评价。应该注意的是,班主任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自信心,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帮助其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使其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参与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实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并创新管理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良好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个人魅力;构建合理化、健全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自信心。借此,在保障班级教学秩序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庆芬.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爱的教育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78.
        [2]王垚.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9):159-160.
        [3]李向东.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教育[J]. 高等教育前沿,2019,2(6).
        [4]野守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9):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