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王群玲
[导读] 群文阅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学课上要求的教材读物,而且还要求课外读物,使两者结合
        王群玲
        河南省罗山县第一中学                  464200
        摘要:群文阅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学课上要求的教材读物,而且还要求课外读物,使两者结合。同时在这节课上可以设置固定的主题,以此为切入点,以感悟分享为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或者只阅读课上内容来说,群文阅读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质量,同时提高语文水平。如果说小学语文是学生生涯的基础阶段,那么初中语文就是学生生涯的基础提升阶段。对于那些小学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好好参考这个方法。而对于那些基础打好的同学来说,更是对其巩固和提升的好途径。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自己的方法,积极地投身于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方法等,让群文阅读实践到学生当中,引入教学,使枯燥的课本变得丰富多彩和有趣,使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到最大。本文将以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倍受重视。将群文阅读实践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包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其文明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经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初中院校语文课堂中采取这一阅读方法,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喜欢,是一个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提升课堂效率的有力手段。相对于传统阅读方法,其更加全面地培养了学生,弥补了传统阅读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很大的优势。再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文化知识。
        一、丰富阅读内容,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还处于比较贪玩,难管教阶段,缺少学习的耐心。有的学生对待学习有时候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待学习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兴趣来了就学一会,兴趣走了就不学,这样的学习很难持之以恒。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因此,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丰富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载体。使学生阅读更多的内容,这样可以给每位同学自己的时间来阅读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查找资料阅读。同受也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热情。
        比如说,在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每周空出一节课的时候专门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本,可以让学生回家自行购买有用的书籍,也可以借阅学校的图书馆。或者老师可以打开多媒体,放映课外文章、小说、报纸或资料之类的。我建议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阅读,老师做辅助位置。这样学生会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从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活动。培养出阅读兴趣才会促使学生不断学下去,学习有动力,学习才会持之以恒。老师也可以设置奖励,对于规定时间内,阅读数量和质量较多的同学进行物质奖励。这也是提高学生群文阅读兴趣的一个途径。同时教师在这节课中要不断摸索,提高资源利用率,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最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升华。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小组合作这一个教学模式为教学过程中沁入了新的活力。[1]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合作精神。教师应该更多地设置这些平台,把它交给学生,减少自己授课的时间,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变被动为主动,把小组成员独立阅读、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共享、老师指导等连接起来,从而促进组内成员的竞争,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小组合作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为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两种方式,同时也涉及到课外知识,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亲近生活,体验愉悦的学习过程。
        比如说,在讲老舍《骆驼祥子》小说中,可以让全班分组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后,进行“课文赏析”环节,最后进行“课文总结”环节。分组的前提就需要老师科学分组。在分组时追求组与组之间的水平相当的要求。让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层次均匀的分布到各个组之间,这样可以让优秀生带领后进生,中等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而更加巩固,从而组内可以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在小组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完成阅读任务。阅读结束之后,让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情感,交流感情。同时让组与组之间也分享自己的感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零碎的观点中,补充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正确的观点。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总结观点、总结思想的良好习惯。长此以来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
        课前预习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能够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老师可以改变方法,让以前单一阅读、课上阅读改为课前预习、群文阅读的方法。[2]课前预习主要是对下节课涉及到的内容提前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分出重点难点,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比较有针对性。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们会大致缕清老师要讲的内容的思路,就不容易出现断片或跟不上的现象,会在老师讲课时能够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同时,自己不会的重点难点也会听老师讲,这样记忆更加幽深。在老师的帮助下,问题会被一一解决。听课质量得到了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做作业速度会变快,从而给出了预习下节课内容的时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都是有助于群文阅读在语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的方法。
        比如说,在讲《秋词》一诗时,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阅读课外知识,更加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思想,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防止预习阅读代替上课。如果只预习而不听课,发现的问题不会被真正的解决,预习到的内容都是片面的,万万没有听老师讲后面面俱到,要明白预习只是辅助作用。在实施群文阅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前预习,在上课时才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由此一来,学生在老师讲这节课的时候,就会迅速抓住重点并解决,使其更加明白文章的构思、中心思想和感悟。长期以来,经过课前群文阅读的训练,学生们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拓展思维会有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的阅读方式,我建议学生多看资料,校报或者多媒体,从复杂多元的信息中找到有效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老师更应该追求创新,重视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群文阅读可以是整个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升华。经过长期的群文阅读,它会对初中生形成精细的思维方法、清晰的逻辑、较强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等。它有助于培养初中生以后生涯中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群文阅读也是新的阅读方法,不断变换阅读方法也属于新事物。同时群文阅读是一个自由的、轻松的方法,应该有轻松自由的环境,这些都对于发挥学生阅读潜能有很大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发现新事物也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尝试欲望,所以他们就会主动探索,而不是以往传统模式被动地接受知识。我想这也是群文阅读受到青睐的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学好初中语文不仅提升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更会丰富他们的知识内涵,彰显语文文化底蕴。所以说,初中语文在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阶段,找到好的教学方法也尤为重要,群文阅读既如此。
        参考文献
        [1]程生.群文阅读教学措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效果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25-26.
        [2]魏清.学贵心悟,授之以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J].学周刊,2021(02):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