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辉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幼儿园 湖北十堰 4422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此现象证明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肩负重担,必须具备极高的责任意识,格外关注幼儿的成长路程,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幼儿在成长路上学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安全意识教育是幼儿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渗透安全意识的途径,把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以此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
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对社会事物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辨别事物的是非、善恶等,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样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近几年,有关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比如气管异物堵塞、意外坠落等,严重威胁到幼儿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因此,对幼儿加强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幼儿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健体魄去享受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着重培养幼儿自身保护能力与意识
人的思想制约着行为,思想意识的构建,会将效应作用到行动中,因此无论是处在何种年龄段的人都需对自身健康、生命得以珍惜与维护。而就幼儿而言,自身保护意识形成必定需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得以达成,所以,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引领者,需对其开展针对模式的安全教育,使其在生活中懂得如何远离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在生活中,对幼儿即将做的事情中,蕴藏的安全隐患予以应时提醒。比如,在遇到陌生人时,不要接受其给予的馈赠以及不要随便听取其阐述的话,更不要随着陌生人离开;不可在环境嘈杂以及狭窄楼道里嬉戏打闹;过马路时,不可闯红绿灯,需按照人行道行走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警醒话语,可在某种程度上,在幼儿自身潜意识中予以留存,使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多加注意的意识。另外,还需对幼儿开展一些自救、自保举措的教育。比如在遇到一些危险或者害怕的事或人时,需第一时间拨打急救、报警电话,继而得到外界有效帮助。若可促使幼儿自行懂得具有保护意义的措施和行为,从思想上就可确认如何对危险的降临以及情况开展适宜处理,就需对其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活动,继而使幼儿安全得以保障。除此之外,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还需要与幼儿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耐心地教育幼儿牢记一些生活小常识和安全小常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杜绝意外。
二、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全视频,生动讲解安全知识
因幼儿的心智不成熟,且认知极为局限,他们对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本不自知,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务必帮助幼儿认识周围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幼儿讲解处理安全问题的方法,以此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为了让幼儿明白安全知识,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利用起来,给幼儿播放安全视频,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幼儿讲解重点内容,并对幼儿提出问题,以此提高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给幼儿播放《幼儿安全教育动画》,这部动画从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环境、公共环境、饮食安全等多个方面入手,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游戏,同时配备了相关的育儿安全建议。在幼儿观看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与幼儿互动,以此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另外,教师可以把一些用于处理安全问题的工具呈现出来,如:救生圈、灭火器,然后让幼儿猜一猜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幼儿思考之后,教师再给幼儿讲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让幼儿回家把这些工具的作用讲解给自己的家长听,以此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多媒体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解安全意识,能使幼儿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安全意识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将孩子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安全教育更重要。加强幼儿安全教育,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快乐成长和发展的避风港,让他们在温暖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由于幼儿年龄尚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教师应该时刻给他们灌输安全守则,让他们意识到危险降临的严重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去规避危险。此外,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给幼儿灌输安全教育知识。比如,通过现场实景操作与表演,告知幼儿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让幼儿亲自扮演一下消防队员,这样更能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寒暑假期间,需要提前告知幼儿不要去水边玩耍,也不要在春节期间放烟花,将安全意识深埋进幼儿的心里。
四、在日常生活中强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因此,幼儿园应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要在入园时对幼儿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其将打火机、棒子、小珠子、扣子等物品带进幼儿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日常生活中,幼师也要及时提醒幼儿,防止其发生安全事故、烫伤事故等。如就餐时,幼师应提醒幼儿不可打扰他人进餐,防止因嬉闹将食物呛入气管;进门时,应保持前后有序,防止因拥挤导致伤害事故。再次,幼师可拍摄幼儿游戏视频,并针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其思考如何避免玩耍中的危险。最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吃饭喝水前吹一吹、摸一摸,防止烫手、烫嘴;跑步和走路靠右边行走,遇到十字路口观察红绿灯行走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职责。对于幼儿安全教育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状态,通过各种手段与途径不断强化幼儿安全教育,最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薇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32.
[2]乔旻.试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现状及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04.
[3]许德敏.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N].黔西南日报,2019-07-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