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莫丽红
[导读] 使幼童拥有健壮的身体,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莫丽红
        东莞市望牛墩镇第二幼儿园523000
        摘要:使幼童拥有健壮的身体,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为完成这一教育的使命,教师必须不断对幼儿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勇于正视现阶段存在的许多问题,例如幼儿教学理念欠缺、体育课程在众多课程中地位不高、存在安全性差等等。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来增强幼儿的体育教学效果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确保儿童有能力参与到活动的同时,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因为积极地,可以促进儿童在体育成就方面质的飞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
        儿童在幼年期能够接受到的体育教学程度,会对儿童日后对运动的兴趣和态度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年龄和个性,不断对儿童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尽最大的努力对儿童的体育教学进行启蒙,培养儿童对体育的兴趣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让其能在开启终生教育的同时走向全面发展道路。
        一、案例分析
        在这次一场篮球训练队的篮球体育训练活动中,老师在这场体育训练的一个教学中心任务就是把两列篮球改为四列,能做到拿起一个呼啦圈的几个小朋友从第一个来的小朋友后边一个蛇形回来跑到第一个来的小朋友后边再蛇形回来,但当几个孩子们准备进入篮球运动场时,浩浩的几个小朋友突然见到了一个篮球,就一起去操场玩了一个篮球,其他的几个小朋友也开始跟著一起跑了。去家里玩一个篮球,然那天老师高声对我说:"都回来了,听不到没有的",其他六岁小朋友也都看到了然老师也很生气就一起回来了,只是就剩下瑞瑞和浩浩这两个六岁小朋友在家里玩一个篮球。
        老师走到两个孩子的旁边,说:"瑞瑞,浩浩,刚才老师说的话没有听到啊,今天不玩这个了"
        浩浩:"老师,我想玩篮球,我在家就一直玩篮球"
        老师:"那你回家再玩,现在我们不能玩了,今天的任务没有这个,不能玩篮球,听到没有这句话"
        瑞瑞说:"我也想玩篮球"
        老师:"不行,玩什么篮球,今天练习队列,要是你再玩,你就自己在这玩,没有人管你们"
        老师拉回瑞瑞,并对浩浩说:"让他在这里玩吧,我们走了"后来浩浩见没人在玩篮球,就回到队里去了。
        在这一例子中,教师或多或少都有意控制儿童的活动模式,不让儿童有过度的自主发挥,将完成教学任务和课程目标放在整个课程的首位,该教师始终占据着整个体育活动的主导地位,即使幼儿拥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会忽视,并且将自己的想法控制儿童的行动。这种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儿童健康的发育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幼童也是师幼交往关系中的主要对象,其主体特征在这个案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保持平等关系,不能形成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虽然教师在社交阅历、情感体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幼儿们却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造,比如想像与创作。虽然很多时候的儿童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是教师也需要耐心倾听并尊重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能抹杀有幼儿时期萌发的想象力,这样有利于推动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良性发展。
        二、创新幼儿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仍处于长期发展的阶段,体质一般较差,且容易患病,从而可能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是增强人体健康的最基础方式之一。为此,需要对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有效革新,避免幼儿体育教育过于形式。教师应鼓励孩子多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需要提高儿童的体育的安全性,使他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初步形成儿童运动的主动性,为他们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锻炼幼儿思维能力
        体育活动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创造了很大的丰富情景。不同的体育场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的。儿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感受和接触这些风景的过程,可以在儿童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增强儿童对体育的认可和喜欢。创新的运动教育模式,不仅使运动的场景更加丰富,也可以使幼童在运动活动中所塑造的良好环境下激发自己的思维,有效锻炼幼童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展思想能力。
        (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幼儿教育水平的高低已不再仅以幼童获得的知识水平来衡量,而是以儿童教育是否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来考量。竞争胜利的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幼儿在体育活动的两大核心素质,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创新的运动教学模式,幼儿体育老师可以激发幼儿在运动中更好发挥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力,从小就让孩子培养良性竞争和团队意识,从而为儿童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将运动教学作为促进整个儿童教育质量提高的强力动力,推进全面儿童教育质量。
        三、对幼儿运动模式进行具体的创新措施。
        (一)游戏教学:培养儿童的兴趣,完善游戏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教育以游戏的方式为主。幼儿具有活力好动的天性,体育教学方法需要根据这一特征制定实施,即以游戏教育儿童。体育游戏就是体育和游戏的深入融合。其中,体育和游戏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如果教师能高效组织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体验到运动活动的魅力,就能增加他们在运动活动的收获的乐趣,从而能激发他们对运动活动的兴趣。与一般的儿童活动不同,体育游戏具有内部的规则,必须遵循游戏的规则才能有效进行。这也增强了儿童的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应从儿童不同时期认知的方式和行为能力考虑,完善体育游戏的趣味和安全的设计和规则,使幼童能够感受安全有趣的体育形式,让幼儿真正参与到游戏过程中。例如,教师在幼儿的跑步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模式,通过"两人三足"的体育游戏来教学,在向孩子展示基本的跑步动作之后,将幼儿分成两个组,让同一小组中的两名幼儿站立,然后用中间的腿把两条绳子绑住,通过孩子之间的共同合作完成跑步,再让孩子以小方式完成跑步,再让孩子以小方式完成。式完成跑动,让儿童用小的形式完成跑动。组为单位参加"两人三足比赛",以提高儿童的跑动能力,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师互动观念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直接反响,从而提高和改善师幼之间的互动质量,必须建立科学体育观念。科学体育教育观念不仅能促进儿童的走、跑、跳和攀爬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儿童的社会交流能力。在户外活动中,需要伙伴之间相互合作,互相谦让,才能在一起完成运动。例如,在进行体育活动接力比赛时,这就非常需要儿童之间的合作,学会适当运用各个幼儿的优点,最终获胜。但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占主导地位,老师会对幼童直接安排,只是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并没有从幼童自身出发,而不是真正的从幼童身上出发。长期这样,幼儿将处于优势地位,幼儿的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
        (二)活动教学:促进家庭合作,开展室外活动。
        户外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发育。通过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育形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体验感,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运育参与心理。为了促进室外运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融入家庭合作,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使父母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这对完善创新儿童体育教学模式的有重要帮助,并在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同时,提高家长对幼童运动的关注,增强家长与幼儿之间互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之前,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及幼儿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要地位。教师应该积极与幼童父母沟通交流,解释他们的设计活动目标和儿童在体育活动过程的行为,并向家长说明对孩子在体育活动中不需太过严厉,而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机会,从而培养他们的幼儿探寻和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室外野营活动,家长和儿童自主设计野营篷,参加户外越野活动等体育项目。
        (三)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增强情感交流
        教师的体育教学中对幼童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温故知新之功效,教师提问的基础是建立于幼儿有了相关的实践经验,并加入其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也是儿童大脑深入研究以往知识的经验,最终获得结论答案的过程,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增强幼儿删选读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提问还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提高儿童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还可以推动教学和谐有序的发展。教师问题以体育为内容,教学问题需要结合老师对儿童的了解。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准备的一些相关的趣味问题,并结合情景和儿童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对儿童的早期经验进行的了解,然后对儿童的经历作了调整,并用一种半开放的方式引导儿童,增强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在课堂的中央,可以问幼童是否有了新的想法,这样既能激发幼童的积极感,又可以使课堂活泼有趣。课堂结束后,向幼童提问,不仅能检验其教学水平,而且还能提高其总结和分析的能力。
        增强师童情感交流的三个方面:1关怀幼儿。爱幼童是一切基本的前提,只有教师做到真正关爱幼儿,才能从儿童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而这种爱就是平等的、真诚的爱情。2表彰幼儿教师在儿童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同,不仅是对幼儿本身能力的认可,也是幼儿本肾价值的肯定。经常对幼儿进行表扬,儿童的积极性会更高,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加强幼童的自信心。3创造丰富的感情氛围。快乐的环境能增加幼儿学习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积极感,与老师建立好的交流关系,而在消极氛围下,幼儿只会畏怕老师,不敢表达他们的想法。
        (四)安全教学:提高师生素质,建立责任体制。
        安全教学是游戏和活动的基础。教师必须在组织游戏和室外活动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安全。创新儿童体育教学模式是提高儿童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目标。如果幼儿不能在体育课程上安全无损,幼儿的受伤率很高,塑造小孩强健的体魄就不能完成,也可能会导致小孩对运动的抵抗感。为此,幼儿园要重视提高本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组织体育安全主题训练,使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以及有效保证儿童安全的措施,如认真准备活动,穿戴护具等。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安全运动课程的教学标准,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班级幼儿体育运动安全负责的具体工作主管人员,从而不断加强每个班级幼儿体育运动安全教师的自身安全意识,促使运动老师严格要求遵守安全运动标准制并进行幼儿体育运动教学,真正有效实现安全幼儿运动。
        四、结束语
        幼儿体育教学不仅是人终身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儿童素质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儿童体育教学模式的进行创新,对增强儿童体质,锻炼儿童思维,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教师应注意采取游戏和活动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加深运动、游戏、室外活动之间的融合,同时要注重保证运动的教学安全。通过这些有效的手段,创新幼儿的体育教学方式,提高了幼儿的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影, 胡永妹, 杨晓童. 幼儿健身操对学前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7):65-67.
        [2]李丽玲.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 教育评论, 2018, 000(002):146-148.
        [3]陈庆国, 马中林.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的有效实践——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9, 18(03):99.
        [4]李荩. 如何运用科学化、游戏化的方法开展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