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让语文腾飞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爱英
[导读] 关于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语文教师都心有体会
        张爱英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56600
        关于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语文教师都心有体会。不少学生写的作文不是偷梁换柱、胡编乱凑,就是虽也尽力去写,但高谈阔论、空话连篇,净写些陈芝麻烂之事,没有一点新鲜感,使人看得直打瞌睡。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细心观察,鼓励他们积累与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是人们系统地传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重视作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每- -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这句诗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叶老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问题是学生活在一种较闭塞的环境中, 接触面窄,见识有限。所以作文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开展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爬山涉水,沐浴阳光,赏花观月, 领学生去参观访问,参加社区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意观察景物的声、形、色,领略自然美和人情美。这样一来,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情操,又使学生掌握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作文内容有了着落。   注重阅读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个人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历,必须学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语言材料积累的丰瘠,直接影响到习作表达的优劣。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像采蜜一样广泛阅读名篇佳作,拓展视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只有多写了,写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观察,每天都要从生活中发现新的、美的东西;思考,每天都要形成一点新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写作,每天都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警句。


二、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重在激趣,写作文是学生极为头疼的事情,学生惧怕写作由来已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害怕作文的缘由:众口皆说作文难写带来的消极影响,学生习作时缺乏自信;“画地为牢” 式的命题作文造成学生思路闭塞;生活素材少,无真情实感,自我感觉空洞,以及胸中无点墨、有话说不出等苦恼,使学生感觉无内容可写;再加上教师吝啬、尖刻、套话式的批语,挫伤学生的激情兴趣等等。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树习作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就成为我们急需探究的问题。
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 ,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如何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写应学生的生活范围,使他们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所谓会写,就是指适合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这种题目来源于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原则,至今看来仍不失它的现实意义。要把作文题目命得让学生”爱写”,除了在命题形式、方式、语言上作一些探讨外,根本还在于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生活、 思想、感情、他们关心的热点。现在的学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感染,又受到多种视听媒体的影响,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这一-切都远非既往年代的学生所能比拟的。作文命题应该有利于学生直抒其对生活的感受,这就会诱发他们的兴趣。
三、拓展写作训练途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的性格特点,如果长期利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学习的疲惫感,甚至出现对写作训练的厌倦情绪。为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拓展写作训练途径,带来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与潜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欣赏晚霞落日的美感,体会湖中荷叶莲花的春华秋实,在四季变化中感受着万物生长与凋零的变化,在亲身体验之中,增加对生活的感悟。这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够为学生写作激烈大量的素材。
四、给学生写作的空间
        一节课内完成。老师多给学生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气呵成,不打草稿。因为时间短,学生只能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审题、选材、构思,画出快速作文图示,然后用35到40分钟的时间完成650字左右的作文。刚开始总有些学生完不成,可通过一次次的练习,这些学生也慢慢地提高了写作速度,都能在一节课里完成一篇不错的的作文。
五、重视写作品格,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写作品格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我国作为文化底蕴丰厚的知识大国,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大量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平精神等。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习作品格的引导,并寻找我国优秀文化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向学生渗透优秀文化,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改变传统空洞的写作形式,将自身感悟与体验利用文字进行完整的表达,以完成写作内容的充实。
六、多给学生展示习作的机会
        发表欲,是学生共有的心理。学生总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绩展示给大家。即使是差生,表现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我每次都把优秀的作文在班里讲解和张贴,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