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凤
(贵州省思南县瓦窑九年制学校 贵州 思南 565108)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的不断革新,要求教学不断朝着有效化、高效化发展,推动着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创新,这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优秀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结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如何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朝着更加有效,质量更高的方向发展,成为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下文就个人见解提出几点相应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
1.兴趣原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并不意味不重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为是母语教学的关系,往往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太多的兴趣,随便应付了事,语文学科成为了学生眼中的“甜点”,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成绩处于中游,再往上提升却难如登天,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趣味性,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
2.自主性原则:以往语文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高控地位,而事实上只有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能真正将语文知识点化为己有,新课程理念也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产生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会让教学更有效,但相应的,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提问也必不可少,教师需要摸索和适应其中的尺度,展开新型教学[1]。
3.合作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得更加积极,通过交流互动加强思想交融,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差异化原则:差异化指的是不同学生的学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理念展开个性化教学,改变以往“满堂问”、“满堂教”的教学方式。
二、深化教学内容
这一点是在思考“教什么”?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已然从单调的知识教学转变成了综合素养教学,从应试教育转不断向素质教育发展。
1.深度学习:一方面,深度剖析阅读文本的内涵,分析其文章脉络和结构框架等,带领学生感受优秀文学大家是如何用文字来巧妙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进而让学生积累经验,积累文学素养[2];一方面,则是结合写作背景进行阅读,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理变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例如《孔乙己》,表面上是在写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学生不了解历史背景,觉得孔乙己好笑、好玩或者释以同情,但事实上孔乙己是旧时代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生活上四体不勤的人,鲁迅先生是在借写孔乙己来描述当时的社会,不应该过度深究某个人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对社会的解读上。
2.能力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在教学生语文知识,更是在教学生去获取文学信息的能力,这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给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重视情感教学和德育教育:初中文章中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是一笔包括的精神财富,重视情感和德育教育,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在其中不断渗透优秀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情感产生公平,进而促进学生养成优秀的三观和人格[3]。
三、调整教学结构
一说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结构,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课堂教学,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可以将其再精细划分到各个阶段中去。
1.课前阶段:课前阶段需要做好预习,仅靠课堂上45分钟时间很难全面铺开文章解读,难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把握好课前阶段,做好课前预习,教师适当的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就已经对阅读文本有初步的了解,后续课堂教学会更加轻松。
2.课程导入阶段:课程导入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很快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提高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思维,教师应重视课程导入,通过设置问题、设置悬疑、设置新颖观点、设置情感推动点来展开教学。
3.课程阶段:课程阶段中,最好丰富教学的手段,利用丰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般常用到的教学手段包括问题导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探究法、多文本联合阅读、以读促写等等,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而定。
4.课外阶段:课外阶段要重点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完善,提倡采用“用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方法,引进来就是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入进课堂,课堂教学中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加大资源共享,另外,用出去就是抓住学生阅读兴趣的小尾巴,给学生推荐具有相关联的课外文章,例如在课堂上阅读了写景类文章,推荐类似的写景类课外阅读文本,供学生课外阅读[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教学上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在教育革新的大前提下,语文教师需要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瑜.试论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同行,2016,000(007):P.257-.
[2]王彬.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教育:综合,2015,000(07X):P.89.
[3]张发奎.试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书文摘,2015,000(002):432-432.
[4]刘玮.试论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