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姜菊
[导读] 小学数学在小学的课程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姜菊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黑神庙小学   551109
        摘要:小学数学在小学的课程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学科是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科,而且小学阶段的数学为以后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索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注重学科教学的适应性、科学性、主体性及趣味性的教学原则,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及适宜性,而教学设计的起始阶段教学导入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只有导入得好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学习下去。所以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导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课堂  教学导入
        引言:在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注重教学的主体性、趣味性等特点,注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所以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设计时教学导入作为第一步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如何以趣味性、高效性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是所有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1.用情景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阶段,还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学生对于一些具体形象及表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导入时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这一发展规律,多用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来导入课堂。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东西,干巴巴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以情景的方式来导入,情景相对来说对于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且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用情景来导入课堂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兴趣。比如要学习数学的加减运算的时候,可以用去超市买东西的情景来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的欲望,这种平易近人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而且学生对于这种生活场景也是比较熟悉的,能够适合于很多的学生。
2.用问题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学生的思考来源于问题,只有一定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支架式教学理论,学习应该为学生提供支架,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支架,给学生提供一些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却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该如此,应该用一些疑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应该如此,在导入时用问题来导入,学生们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很认真地去听这一节课的知识,直至到知道课上导入时的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获得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发展。
3.用复习旧知识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温故而知新”是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在数学的学习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数学中的知识总是和前面学习的知识是有联系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章法有规则的,前面学习的知识总是会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的导入时可以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以前学习的旧知识建立某种联系,教师可以采取温故知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激发对探究新知识的渴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温习前面的知识,起到复习前面的知识的作用,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类似的东西学生再学习时就会建立某种联系,而且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也可以借鉴先前的学习方法,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用点拨开导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所谓的点拨开导的方法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以及疑问的时候,教师在适合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起到拨开乌云见月明的效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提供思路、讲方法等进行点拨,让学生开启探索的大门。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后一直得不到解答后,学生很容易就会放弃探索,有时还会产生知识难、很难学等心理状态,所以教师的适时点拨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探索一番后,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的过程时,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一方面来看看自己的解答对不对,另一方面学生也会积极表达的思想,表述自己刚才的探索。这对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及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所谓的开门见山的方法就是教师直接导入今天要讲的新课程内容。在课堂开始后就点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这堂课的重、难点,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这样的方法对于某些知识是很适用的,比如哪些知识点比较明显的,就可以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始对主题、重、难点进行详尽的介绍,让学生从心理上有一个准备,而且在以后的知识点学习中也会知道应该重点学习的地方,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6.用图片等ppt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
        图片也是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东西,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来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图片中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总结出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听讲,而且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分析概括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要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因为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想有成功的小学课堂,就必须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中下足功夫,尤其是在教学导入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导入的时候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能进入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褚念念.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18):3+5.
        [2]陈婷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84.
        [3]刘艺勇.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