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黄清花
[导读]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目标和宗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清花
        福建泉州南安市东溪中学  福建泉州  362300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目标和宗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以及主观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好这一时期的教学优势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引导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下面几点问题就是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类型。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的传统就是当今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目标开展教学,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了可以讲述更多的知识盲目的开展灌输式教学,而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并没有引起重视。此外,不同的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所不同,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打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通过调查发现采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年龄较大、教学资历较老的教师,因为他们长期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而年龄较大的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所以导致他们依然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影响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还采用着理论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也就是过多的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后练习也只是采用“题海”战术。但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显然教学手段的落后无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甚至教学手段落后还会导致学生感到数学知识非常的枯燥,久而久之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别提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了。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重要性
        构建高效的课题是为了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然而部分教师却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存在误解,比如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就会认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为了多让学生学一些知识,所以“灌输式”教学成了他们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就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现象,因为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有数学思维、直观想象力和运算能力等等,想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仅仅依靠“灌输式”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无论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核心视觉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注重开展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由于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要注重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也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从而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解答数学题的时候,如果教师不采用分层教学法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而分层教学的开展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的运算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以此来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开展分层教学。比如在开展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然后按照对学生的三个层次在科学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层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因无法解答出二元一次方程而打击了自信心,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也构建了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在开展初中数学《平均数的意义》这一课程教学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首先笔者将本班学生进行了科学的分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讨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以及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再加上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在小组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体现。所以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或者可以说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而又用之于生活。但是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所以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没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缺乏数学建模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这也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初中数学《用坐标确定位置》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比如笔者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以学校和同学们的家庭住址为例进行教学,让他们画出一个坐标图、然后在图上标注自己家在学校位置的什么坐标,然后在根据上下学的距离推算出比例尺。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因为学生画图的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而建模意识也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一方面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提出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丽雅.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153.
        [2] 尤晓晖.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5).20.
        [3] 敖特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249.doi:10.16681/j.cnki.wcqe.201818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