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官雪梅
[导读] 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启蒙期,也是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生成习惯的重要转折点
        官雪梅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镇涨水坪小学
        摘要:小学是数学教育的启蒙期,也是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生成习惯的重要转折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力与探究力,综合锻炼数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打好根基。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积极意义,立足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创新多样活动,提升数学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将原本零散的数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起来,梳理知识脉络、引领学习思路,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解题能力,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积极意义
        小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在精确、全面地观察与判断失误,再以严谨的书面或者口语表达方式再现思考与分析的过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在抽象思维的前提下,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数学知识、记忆数学知识,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小学生正处于发展与形成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学习规律,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以多样活动强化思维训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其积极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知识建构,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教育优势;其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深化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意识,这些都是增强核心素养的根本落脚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实现策略
(一)运用演绎归纳,激活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是夯实数学基础的关键期,教材中整合了诸多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及定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需求,课上巧用演绎归纳法,以直观、具象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把握数学规律,归纳适宜的学习方法,通过举一反三的训练,激活逻辑思维,提高学习有效性。例如,学习“乘法”相关知识,先给出一组乘法算式:①7×5=35;②9×5=45;③10×5=50;④12×5=60;⑤15×5=75…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如果乘法算式中的乘数是5,计算结果的个位数是0或者5”;带着同样的解题思路,再继续总结乘数是2,乘数是3,乘数是10等乘法算式的规律,进一步强化逻辑推理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二)渗透数形结合,引导逻辑思维
        数形结合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基于“数”与“形”两个维度为出发点,由“抽象”转向“具象”,借助可视化特征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层层递进地引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本节课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联性为切入点,以质疑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你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异同点?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联性?”大家通过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动笔写一写、算一算,理清了正方形的边长以及长方形的边长特征,综合锻炼小学生对数字与图形的敏感性,记住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关联性,促进逻辑思维的有序发展。
(三)构建实践活动,锻炼逻辑思维
        数学教育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尤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环境,有效指导深度学习,综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及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各小组课前做好充足的预习准备,观察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三角形”物体,逐一列举并分析不同三角形的差异性。通过自主预习与合作讨论相结合,更系统、更全面地总结相关知识,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经验,不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无形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四)设计思维导图,强化逻辑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工具,使得教学过程更有层次,更有效果。借助思维导图逻辑清晰、色彩鲜明的特色,图文并茂地整合原本零散、繁琐的知识点,设计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环状图等各种形式,再加上不同的色彩衬托,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建立逻辑推理意识。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整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要点,确定关键词“角的分类”,再逐一补充“直角”、“锐角”、“钝角”等分支内容,由学生自行完善导图各部分结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学习工具,有利于由浅入深地建立数学逻辑关系,增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总之,在我国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小学数学教师亟需转化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与课堂观,挖掘更多有意义的教育资源,整合多元教学策略,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求知动力,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凡瑜.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112.
        [2]周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2020,(4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