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杨露沙
[导读]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
        杨露沙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4099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一现实状况背景下,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我国化学核心素养教育中提及要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化学理念,开启化学教育的新思路。基于此,本文客观阐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个人教学经验,期望能为落实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目标有所借鉴,启发更多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广绿色化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 绿色化学; 现实意义; 教学应用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伴随全民环保时代的到来,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人文、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理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领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环保问题,树立环保观念,强化环保认知,在课上课下的每个环节体现环保思想,肩负社会责任与使命。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符合课程改革根本要求
从近年来高考化学的命题内容来看,屡次出现关于绿色化学的内容,如设计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方案,研究污染少、效能强的新工艺、制备绿色环保的净水剂等等,绿色化学理念已经延伸到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活动以及高考考核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化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也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与社会责任,因此强化绿色化学教育,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符合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必将是未来教学创新的主体方向。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核心素养教育提倡化学教育要注重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以致用能力,将所学化学知识用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而良好的应用能力也是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导他们从理性层面认知环境与化学的关联性,反思生活中哪些行为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也是良好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
(三)有效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化学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定程度影响着科技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改善。当然,在化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地球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甚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为出发点,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已刻不容缓,多渠道寻求绿色发展路径,合理使用资源、主动节约资源,追求生态平衡发展,保护环境不受破坏,这都是有效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具体案例
(一)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立足教材的基本内容,化学教师要树立绿色意识,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有意识地穿插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容,引领学生的思想认知。

例如,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播放一段视频,演示如何使用PH试纸检测雨水的酸度,判断空气污染情况;并且在观察中发现,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其酸性大幅增加,由此导出与硫的氧化物相关的氧化还原知识,并直观了解酸雨的危害;课后,延伸教学活动,让学生上网搜索资料,了解我国酸雨的分布区域,总结酸雨带来的影响与危害,查找预防酸雨的有效措施。通过循序渐进的了解酸雨,学生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二)在实验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是化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产生污染较多的环节。开展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如设计微型绿色实验,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并妥善收集与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物。例如,开展“氯气的漂白实验”时,本节课设计小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遵循简单、环保、易操作的原则自主设计实验过程,确保实验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尤其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再如,开展“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实验”时,激励学生创新实验方式,设计各种不同的收集污染气体的方式,并以绿色化学原则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三)在生活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样绿色化学理念要延伸到生活实践视角,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学习“垃圾资源化”时,引入当前社会热门话题“垃圾分类”。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垃圾的种类以及分类标准,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其次,同样以视频的方式演示“分解牙刷柄”的实验,让学生从化学角度了解垃圾分类,以此增强环保意识;再如,学习“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时,与学生一起讨论过度开发金属矿产资源以及海水资源的危害,探讨解决海洋资源污染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绿色方案,促进知识应用。
(四)在课题探究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为了激活自主探究热情,形成科学探究思维,化学教学中经常开展课题讨论活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绿色化学实践,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学习丰富的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时,本节课围绕“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资源保护环境”为课题开展活动,大家课下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整合教材内容,撰写演讲稿,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具体办法;随后,再开展校园整治“白色污染”活动,宣传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或塑料袋,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由上可见,高中化学教育要着眼全球发展趋势,积极探寻“绿色化学理念”与学科教育的契合点,在理论教学、实验活动、生活实践与课题探究的每个环节贯彻落实,深挖教材中有意义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创设绿色化的教学方案,运用绿色化的教学方法,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夯实化学学科素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丽芳.浅析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J].考试周刊,2020,(30):131-132.
        [2]江文珍.让"绿色"的魅力洋溢化学课堂 ——论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渗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9):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