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齐河县山师东海实验学校 山东德州 251100
摘要:我们常说的逻辑思维属于一种抽象概念,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研究表明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呈正比例关系。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但目前通过分析初中教学课本中的知识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是非常少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我提出以下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前言: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期间不仅要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点滴小事来启发学生,还要鼓励学生更多的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最终才能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征
(一)创造性逻辑思维不断发展
初中生的创造性逻辑思维体现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并从中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初中生对于新鲜事物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去思考、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也就促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他人出现的错误敢于提出质疑并指出,不同于小学阶段完全听从他人的心理特点。而且他们不仅会质疑别人,还会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总而言之,初中生有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相符合的独有的特点,与小学生存在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创造性、个性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开展教学。
(二)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有些学生思考问题比较偏激,严重的甚至会迷失自我,还有些学生相对固执,不会全面的思考问题,也不喜欢听取他人的意见,只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反映出学生逻辑思维较强的主观性特征。对此,教师应对初中生身心及思维发展的规律加以认真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找到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教育方式,在有效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又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了解到,生活可以带给人们灵感,每一种行为背后都与人类的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行业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因此老师应当合理的运用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让数学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让学生从对于数学的抽象理解中脱离出来。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在问题分析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和活跃。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手与脑的合作
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常常是被定义成一门具有抽象意义的学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有太多的知识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通过对定理与概念的学习进行知识的掌握。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部分图形,或者是找到图形的实物带到课堂上作为例子进行讲解,给予学生一个整体的图形概念,紧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图形,同时将图形的边、角进行指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学习到新的知识。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学生根据线索完成后续的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迅速地了解到自身的问题,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进行思维基本功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因此学生在进行日常的学习时,一定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应当融合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此时教师的作用则更偏重于引导和鼓励。思维基本功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抽象概念增设逻辑思维训练模块
教师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理解数学知识,就必须将那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将概念运用起来,从而达到加强思维能力锻炼的目的。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列举反面的例子,或者是將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对比,通过不断地试错与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印象,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问题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所思考的成果进行评比,评比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加强学生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总体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而言,选择判断能力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判断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以及确定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选择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学生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期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教师还应当在进行习题训练时,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们养成先思考后动笔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处,形成对不同事物的思考和选择判断能力。
五、鼓励学生在做题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会涉及到很多推理证明以及概念运用的题目。这是其知识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推理证明的锻炼能够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通过对概念的应用能够锻炼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将不同的思维逻辑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关于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决之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应对,有计划的分配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融入问题的思考以及应用题的解决。学生完成题目后,应当鼓励学生并对学生所做的数学题进行评价,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头至尾的了解每一步骤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不断做题,增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同一道数学题应当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实现问题的举一反三,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
六、尊重学生的想法,切勿限制他们的思维
有些教师在教学期间过分的局限于某种解题思路,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了一定的局限,这种做法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自身的观念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性选择和知识的运用。
结束语: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且宝贵的财富,也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之处。初中阶段是形成思维能力的良好时期,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初中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实现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形成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教师自身也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斌.探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69.
[2]赵占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6-157.
[3]陈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