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菊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中学 657000
摘要:所谓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即一种将初中化学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式。而正是基于该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故对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点而言将能起到良好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化学教学,多将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重点内容,针对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并未予以足够重视,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化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对于生活、化学二者间联系并未形成认知,并仅将化学学习视作考试需求,对于化学学科学习尚未形成正确认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将生活化教学应用至化学教学中,则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生活二者间的关系,提高化学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化学能力。
一、用问题设计生活情境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用生活来教育,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基于生活情境下,要重视立足学科知识,精心设计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最终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下实现深度学习。一言堂叙述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亢奋情绪,巧妙设问能对学生深度学习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在生活化问题情境具体创设中,不能只是进行答案是“是”或“不是”的提问,要灵活设计伸缩性、启发性、开放性问题,并注意给学生预留一定问题思考时间,以唤醒他们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激励他们深入到生活情境下。其中,在《能源的综合利用》一课教学时,可联系学生们已有生活经验,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说一说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这时,有的学生将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木材、煤,有的学生将说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油、天然气等等。随即,可继续追问:“木材和煤有什么区别?木材和煤用完可以再种植吗?”问题驱动下,学生们将总结出:“煤与木材不同,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接着,可鼓励学生结合化石燃料形成过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将自主探究化石燃料经历的漫长年代和复杂变化。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用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能增进学生对化石燃料知识的深度学习。
二、开展生活实验,提高学生化学探究能力
生活化实验的展开,能够增加学生的亲近感,有助于学生化学实验欲望的激发,而且能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价值和意义有更好掌握。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地展开一些生活化化学实验。
例如,教学《溶液的酸碱性》这一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化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看到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对溶液的酸碱性有更好掌握,更好地去区分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展开了一个生活化的实验。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制作酸碱指示剂的视频资料,之后,让学生自备植物的花瓣或者果实,带领学生将这些素材在研钵中捣烂,之后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者挤出来。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操作两个生活实验:一是分别选择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二是用pH试纸来检测自己所制作溶液的酸碱度。这样,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化学实验的展开,不仅让学生看到了生活和化学的密切关系,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探究能力、操作实验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设生活化的学习课题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课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典型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快速吸收掌握知识原理,提升课堂知识教学的实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到的很多化学知识都会在生活中有各种应用和体现,这使得教师列举生活化的教学范例有很好的实施基础。教师可以遵循课程的这一基本特点,在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时多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化实例,并且在学习问题的创设中融入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范例,引导学生多去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生活化问题。
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内容时,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和一些物质反应的过程,是一个教学重点.结合这部分知识要点,教师可以创设如下学习问题:我们都知道,在炎热的夏季食物往往都会没放几天就坏掉了,譬如我们经常吃的鸡蛋,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不让鸡蛋变坏吗?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分析,并且提出各种想法和建议,让学生首先对这个问题有分析探究的过程,最终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其实在看似光滑的鸡蛋表面,它的下面都是小气孔,就像我们皮肤下的毛孔一样是会呼吸的,呼出的二氧化碳在遇到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只需要将鸡蛋外壳封住就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借助这个简单直观的生活化范例,很好地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也让学生对背后的知识原理有了更好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化学学科所具备的特点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也较为薄弱,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参与中并未具备足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化学学习效率难以提升。为此,教师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可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借助真实的生活场景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史军平.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初中化学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01.
[2]敬伟.试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19(07):112.
[3]陈伟华.浅论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09):2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