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三墩中学文理分校,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数学测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数学教师通过测验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让测验的效果达到最好,及时开展试卷讲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初中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提高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讲评课
数学考试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事情了,而对于教师而言,考试则是一次检验自己教学成果、考验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对于考试后的试卷讲评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理解出题意图、把握命题方向、提高解题能力的目标。
一、集体讨论,单独纠错。
学生在考试中出错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掌握透彻,或者是不能灵活利用学过的知识;另一种则是会做却做错了,这种错误导致的失分往往更让学生懊丧。因此,再纠正题目前要弄清楚学生到底因为什么出错?引导学生重新读题,抓住重点,分析这道题在考察什么知识点?未知量是什么?已知量是什么?二者之间的桥梁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讲评课的前期工作就做好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高效方法。当学生作为个体进行学习时很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和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当学生进入小组之后,个人的努力事关集体荣誉,这样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就会产生自发探索的欲望。
举例来说,在探讨在二元函数解的题目时,针对“如何解x2-x=0这个方程?”的问题。很多学生将x移到等号右边,直接消去一个x得到结果x=1,忽略了x=0的情况是不能两边同时除以x的,但同时这个方程特殊在可以提取公因式x进而变为“x*(x-1)=0”这样两项相乘的结果要为0,那么这个方程的解就是“x=0”和“x-1=0即x=1”,这个方法就是因式分解法。通过讨论,学生的共同错误得到改正,没有错误的也得到了巩固,对于函数的求解认知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小组合作”将教师传统的单方面讲学教授模式转变为小组试卷讲评分析成果展示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知识互补,思维互相启发,生生之间情绪相互感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分组的时候最好能够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准则。即在小组之间尽量能够做到组员之间性格、爱好、能力等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但是在组和组之间要保持一致性,缩小差距,才能更好更公平的竞争合作。
二、及时讲评,充分准备
很多教师对于讲授新课比较重视,认真研读教材、准备资料,但对于试卷的讲评课就不是十分重视,认为都是学过的知识不用再讲,学生自己纠错就可以了。但是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正确的。教师首先应当树立起积极的态度对待讲评课,提前准备好讲评课的内容,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分析错误的内在原因。到底是知识点太难学生没有掌握?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些疏漏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本质?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才能很快且准确的解决问题。
所选的试卷要从近几次测验中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所挑的题目要是最具有迷惑性的,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发挥讲评课的作用。
常言道:“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考试后的讲评越及时,学生的接受效果越好,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答题过程中学生有许多解决题目的新思路和方法,在这个时候进行讲评能够及时对学生产生的新方法进行评价。同时,考试刚刚过去,学生对于成绩和未知解答的渴望仍然比较强烈,这个时候来自教师及时的讲解往往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进而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讲评课不能很及时,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会比较模糊,这样教师的讲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上台讲评。
教师要掌握班级中学生对试卷的作答情况,认真分析总结测验反映的问题,就算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也不能完全将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要不断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素质教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要发展对象。对于一些较难的、学生个人或是小组内讨论里不能解决的题目,老师就可以请同学上讲台来讲评,就算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一个人的错误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上台,学生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下进行思考,往往能够迸发出一些特殊的想法,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讲解,也不要责怪学生,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并且及时救场讲解。一方面学生上台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讲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分析、思考、语言表达等能力。让学生进行试卷讲评,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训练。讲评的同学要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得懂,听得明白,这就很考验一个学生的功底,同时,学生的神经将会一直处于一个紧张和兴奋的状态,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疏漏之处。通过试卷分析这座桥梁,将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讲评试卷,更容易发挥出这种桥梁作用。教师通过学生表达,总结出不同学生之间的共同问题进行讲解,同时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新课标下的“生本”思想精髓就在于此,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同时统筹兼顾整体之间的相似性,这是新时代数学教师应做到的。
四、总结
提高初中数学讲评课有效性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依赖于无数一线教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才会不断丰富。通过集体讨论,单独纠错、及时讲评,充分准备、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上台讲评等方法,让新课标下“生本”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在具体的教学中得以实现,同时提高了考试本身的有效性,完整了数学考试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未来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国家培养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南正.论新课标下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7):32.
[2]万喜英.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16(05):31.
[3]王亚峰.新课标下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12,31(03):60-63.
[4]周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20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