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红
广西玉林市第三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进行教学,能提升课堂效率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本文提出应当要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验内容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怎样赋予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1],趣味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初中化学实验,趣味化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吸引力,从而促进探究的欲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趣味化实验的教学经验有限,本文结合了自身的的教学经验,对于趣味化实验在初中实验教学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一、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更容易接受直观形式的事物。趣味化实验刚好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应用趣味化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思维。化学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高分数,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化学实验课堂上,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动手操作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严谨的科学知识探索态度[2]。例如食用醋与小苏打接触为何会产生反应等,培养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解释生活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二、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阻碍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刻板、落后
基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谨慎,在开展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时,一般都是不允许学生过于靠近,或者是不开这类的实验教学,通过口授的方式来讲述实验的过程。这种落后、刻板的实验教学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导致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开展趣味实验的经验不足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次正式接触化学知识,许多教师在应用趣味化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导致在趣味化实验教学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另外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开展趣味化实验的尴尬局面。
(三)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在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趣味化教学实验,但是学生缺乏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化学课程安排时间十分紧张,导致了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的内容。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材料有限,许多学校仅仅只有一个实验室,因此学生的总体参与程度较低。
三、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从初中教材的内容来看,所涉及的实验都较为简单,但相关的化学实验较多,课本的有些实验装置有些学校配备不足,再加上个别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导致教学中很多化学实验无法开展,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加强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首先学校需要加大对于实验材料和仪器的投入,确保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在实验课上动手操作实验,保证课堂上教师能够结合教具来展示趣味实验。另外学校部分还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趣味化学实验作为一种课堂拓展的方式,许多教师在教学应用中缺乏经验,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工作,以及组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提升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直接的内驱力,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教学中,首先应当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中就可以开展趣味化实验,在课堂上做一个“烧不烂的手帕”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在教学前准备好95%浓度的乙醇、手帕、酒精灯等材料。然后教师将手帕先用水浸泡过,再将手帕放置到酒精溶液当中,取出后将手帕中的液体挤压干净,用坩埚钳夹住手帕的一角,放置酒精灯上点燃。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猜想,这个手帕会不会被烧掉呢?当手帕的火苗逐渐开始熄灭的时候,教师快速抖动,最终实验结果是手帕没有被火苗烧掉。引导学生分析手帕作为可燃物为什么烧不烂还完好无损,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燃烧没有泡过水的手帕,居然烧烂了,这是为什么呢,揭秘后让学生再做一次烧不烂的手帕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对比,感受到趣味化实验的乐趣,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三)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
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其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比如在课外时间,利用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比如如何解决电热壶中的水垢,在学习稀盐酸的知识后学生可以利用热的食醋来浸泡去除水垢。
再比如在学习氨水显碱性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怎么写“密信”。首先准备好0.1%酚酞、25%氨水、棉签。然后用棉签蘸取酚酞试剂在白纸上写秘密情报,放在通风处晾干,再将“秘密情报”水蒸气熏一会放在盛氨水的瓶口来回移动,观察现象。开始学生看到白纸在晒干后上面没有任何的字迹,但是当将白纸水蒸气熏一会放置到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口,白纸上的红色字迹瞬间显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无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希望相关学校部门能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趣味实验教学培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祖兆猛.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11):P.81-81.
[2]代静.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 好家长, 2018, 000(025):P.89-89.
[3]鹿现永. 寻找课堂的"催化剂",激发元素化学趣味性[J]. 大学化学, 2020, v.35(08):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