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凤
哈尔滨医护卫生学校
摘要: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主要途径,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对其如何进行高效数学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高效教学;高效课堂
1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有些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学习途径。但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全面提高,仍存在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学生的负担过于沉重
在我国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负担仍然太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赶上学习进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三年的教学内容在两年内,最后要花很多时间复习,然后再考相应的高考。二是仍采用“注入式”教学法。大量的“概念—实例—练习—练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反复训练。三是忽视了基本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问题类型的培养。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
2建构中职数学高效教学的途径
2.1 重组教材,建构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为教学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在这样的教材面前,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固守教材,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知规律,整理教材,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必须把教育心理学恢复到一个原则上来,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比如,由于函数的单调性,教材中直接给出了描述性的定义,这给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2 开放式教学
教学本身是不同的,但总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使教学不仅仅是学生的表面参与,同时也可以起到改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3 服务于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数学教学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一方面,突出提高人文素质、开发智力、形成能力的功能;另一方面,突出服务专业课程的功能,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性和有效性为程度”的目标。中职数学教学应整合教材,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注重服务专业课和适应学生职业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例如,整合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基础》相关教材,将各种数学教材与专业教材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
2.4 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逐渐普及,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以提供各种信息,如声音和动画,它可以形象化抽象和复杂的概念。中职数学会涉及到很多定理和概念,面对这些抽象的东西,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通过多媒体,这些内容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课堂角色的转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说、练、用脑,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远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空间形态、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内在规律的间接反映,是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理解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A.能够观察、实验、比较、猜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B.能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进行推理;C.能够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D.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识别数学关系,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思路和方法。多数学生存在数学思维方法不到位、学习目标确定不当、思维惯性导致思维模糊、不能分析总结、举一反三等问题。
3 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既注重个性和人文性,又注重整体性和科学性,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实施双基”。因此,若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要促进教师学习新的课堂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审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