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山东 德州253500
摘要:高中物理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归根结底在于学生能否理解与运用物理知识,通过创设多元物理情境,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突出物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深度学习中夯实学科核心素养,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从正确引导、主动参与、巧设问题、绘制导图及动手操作五个方面为着眼点,分析核心素养视野下如何完成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立足核心素养教育背景,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既要强化知识教育,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围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根本目标,综合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体现学以致用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性发展。关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本文分析如下:
一、正确引导,推动自主学习
反思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总是被动的学习,限制了主体地位与创新思维。立足核心素养教育背景,物理教学要重新奠定生本教育思想,营造生动的、真实的物理情境,加上正确的引导与启发,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学习“运动的描述”时,为了让学生对“运动”有更直观的理解,设计趣味的故事导入环节:“在一战期间,法国的飞行员在高达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身边飞过一只‘昆虫’,它随手抓住,没想到居然是一颗子弹”,讲到这里,大家一下子有了兴趣:“子弹飞行速度这么快,为什么他能抓住子弹?”一步步的启发,大家尝试运用物理思维与物理知识去阐释这一现象,体验了神奇的物理。随后,我继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汽车运动、飞机飞行等场景,大家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参照物的运动速度”,理解“运动”与“静止”。有了情境为依托,不仅开启学生的物理思维,而且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启发下,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与学习的空间,促进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主动参与,唤醒探究意识
在物理课堂上,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潜移默化地唤醒探究意识,促进物理素养的生成与发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教师要精心备课,保持课堂活动的新鲜感、趣味性与实用性,巧用多元手段,营造课堂氛围。其中,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常用内容,也适宜创设情境,给学生搭建想象与交流的平台,结合问题进一步猜测、推理与论证,逐渐增强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例如,学习“空气浮力”时,我们在课堂上创设了有趣的实验情境:分别在天平的两端放置重量相同的棉花和铁块,保持天平的平衡状态,然后用一个大的玻璃罩将天平扣住,抽出里面的空气,然后猜想结果:“天平还会保持平衡状态吗?”经过观察,天平开始向放置棉花的一侧下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结合具体的实验情境,再加上问题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极强的参与感,跟着老师的思路探索物理现象,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逐渐产生了自主探究意识,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有益于发展核心素养。
三、绘制导图,引领深度学习
物理知识错综复杂,只有理清物理概念,才能为深度学习做好准备,渗透物理观念。因此设计物理高效课堂方案,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整合不同单元的新旧知识,把握内在关联,推进深度学习。例如,学习“磁场”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的概念知识非常抽象,如果只是背概念,则只能停留于浅显的记忆层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课堂上,出示PPT课件,先给出核心词汇“磁场”,再向外辐射箭头,分别展示分支的内容,包括:磁现象,磁场,磁感应强度;常见磁场,磁感线,地磁场,匀强磁场,安培力,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洛伦磁力等等;最后,由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分别完善导图内容,填写相关定义,确定磁场方向、大小以及特征。借助思维导图的“留白”部分,再加上逐层提问,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致,在补充思维导图的同时启发逻辑思维,查缺补漏,对磁场相关概念定律有了深刻的印象,为深度学习做好准备。
四、动手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改变以往看实验、背实验的弊端,而是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灵活运用物理概念与物理公式,观察物理现象,发现物理问题,总结物理规律,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也能促进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并且判断方向、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针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开展实验活动,体验二者的区别与特征,如:“使用弹簧测力计、小木块等工具设计实验,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并测量大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大家对摩擦力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再逐渐拓展思维:“如果在小木块上施加压力,继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可能发生什么变化?”经过亲自参与和自主探究,不仅锻炼了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对语言表达、逻辑思维都有积极影响,夯实发展核心素养的根基。
由上可见,核心素养指引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有了无限可能,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实情,转变教学理念,巧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相结合,逐渐让学生爱上物理课程,真正会学习、会质疑、会思考、会探索,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主性,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思想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俞丽君.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20,2(5):41.
[2]郭诗艺,张金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J].科教文汇,202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