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宋红国
[导读] 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宋红国
        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阳宁小学  744502
        摘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从探究式教学模式包含的内容分析出发,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新
        教育改革是应对时代发展变化的重要举措,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需要尊重实际教学情况,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育内容以及形式的创新,从而真正使得教学改革服务于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相比于低年级数学有了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数学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从问题设置、数学模型建立以及理论结合实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加积极主动来学习数学。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容分析
        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给予学生,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可以借助老师的指导来进行自我思考,独立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收获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老师需要通过多问来刺激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学会灵活应用,而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中来,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快乐,更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二)构建数学模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数学概念的学习,但是这些数学概念往往较为抽象,与实际的问题难以直接产生联系。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将实际的问题与抽象的概念进行有限连接,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构建数学模型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数学并不是孤立于生活,而是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枯燥乏味的东西往往提不起兴趣,即使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的记忆力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从学习的长期性来看,必须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小学生明白生活中真的处处有数学,从而成为一个有心的人,注重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实际数学课堂的知识相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只有真正用起来,这样印象才会更加深刻,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1]。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
        1.注重老师的学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对此,老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老师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离不开学习,通过积极学习,来了解新鲜事物,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具体来说,老师需要明确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需要扮演好指导的角色[2]。
        2.组织探究式教学培训
        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组织教学培训活动来让老师充分了解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组织教育培训需要发挥学校领导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组织探究式教学培训不能搞形式,而是要让老师在培训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邀请专家来进行讲解,保证师资力量。

第二,要帮助老师树立认真学习的观念,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考核的环节,从而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活跃培训的氛围。第三,创新培训的形式,从解决问题的实际出发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让老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注重理论联系实践[3]。
        (二)提高课堂的组织水平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老师需要事先安排好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教学内容趣味性的体现,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无聊的事情上面,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老师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必要时可以穿插一些数学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第二,要注重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当学生意识到数学来自于生活之后,便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趣味,同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中获得满足感,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借助超市购物这一场景,引导学生就生活中一些数学问题展开谈论,从而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的世界。
        2.合理安排探究小组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需要借助小组的力量。为了进一步发挥小组合作模式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前期做好小组的合理安排。进行小组安排时,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综合各个小组的实力,这样在后期的学习中能够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另外,还需要合理安排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比如记录员或者设计员,让学生获得角色体验感[4]。
        3.老师合理把控课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虽然将更多的主动权给予学生,但并不是说课堂把控完全交给学生,还是要发挥老师的作用,需要老师来把控课程的进程。首先,在教学时间方面,需要合理把握课堂的时间,而不是过分压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其次,当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难题,老师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也不能让学生过于纠结,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对学生进行探究引导
        小学生仍然处于重要的成长时期,各方面能力水平较低。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要进行指导。同时,还需要把握小学生探究的范围,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探究的范围。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不需要掌握过于深奥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做好前期的知识积累,从而为之后的探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5]。
        (三)注重因材施教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不同,同时每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个性化的交流以及指导,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结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模式之一,老师需要全面了解该模式的应用方法,在实际应用环节还需要注重各方面的细节,既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陆继勇 .巧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J].求知导刊,2019(50):11-12.
        [2]王磊 . 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浅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07. [3]张忠彬 .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6):72.
        [4]张永柱.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下旬,2014( 3) : 86.
        [5]张秀芝.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分析[J]. 读写算 ( 教育教学研究) ,2014( 18) : 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