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走进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曹飞媚
[导读] 班级管理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秩序性开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班级管理是当前学校的重要工作
        曹飞媚
        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  广东清远511800
        摘 要:班级管理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秩序性开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班级管理是当前学校的重要工作。从教育实践分析来看,明确的班级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虽然能够起到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但是因为其硬性规定较强,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所以要应用的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基于此,另辟蹊径,从其他的角度做班级管理的强化十分的必要。在班级管理中,以故事作指导,既能够避免管理的生硬,又能够实现管理的效果,所以文章就故事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使用做分析,旨在为班级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故事;初中;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引 言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 会写故事和讲故事的高手,用故事来讲述教育真相,用鲜活、有趣、精巧的故事代替干巴巴、硬生生的说教。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实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时,往往用一刀切的方法。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假思索就进行相应惩处,没有了解学生犯错的前因后果,没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就盲目地下结论,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畅,二者之间缺乏配合,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不服气,甚至故意调皮捣蛋。这都给教师正常管理工作的进行增添了难度。与此同时,对于德育思想也难以进行有效渗透。在课堂之下,班主任教师和学生本来应当是朋友,二者之间应当进行积极交流和互动,但是学生遇到问题之后却不会找班主任进行倾诉,而是寻求家长的帮助和同学们的支持。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难以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对于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思想的渗透造成了阻碍。部分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不当,学校对此也感到无可奈何,没有及时地组织相关的班主任讲座、班主任培训活动,及时提高班主任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认知,也使得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二、用“故事”走进班级管理策略
2.1程门立雪——教导学生尊师重教
        程门立雪是我国古代一个经典的德育故事,其中心思想是教育学生要尊师重道,在古代,尊师重道的思想是极为重要的,当时规定人的一生可以向四种方向下跪,即天、地、君、亲、师,并且这一思想在现代来看,除了“君”这一层,其他依然存在,由此可见尊重师长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教师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时,向学生讲述这一德育故事,当学生听到“程颐一觉睡醒,发现杨时和游酢已在门外冻成了雪人” 便在心中立刻对古人的尊师重道心生敬意,从而传承这一优秀的美德,如此,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多了几分敬服,管理质量将迅速提升。
2.2讲经典故事,渗透道理
        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故事讲得好,用得当,比你对着学生长篇大论地说大道理有效得多。且短小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津津有味地听完一个故事时,通常会在心里琢磨其中的道理,此时老师再做适当的引导,同学们可能就会自己说服自己。平时我们可以积累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适当时给同学们讲一讲。
        如:有些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某学生违反纪律,你去批评他时,他们会说,又不只我一个人这样,很多同学都在讲话、抄作业。此时,也许你会说,“先管好你自己吧!”“就你声音最响。”“你被我逮住了,其他人没发现”或“你说说看都有谁?”接下来你会发现事情很难处理。在此之前开一个班会《我思,故我在,我有主见,故我在》,讲一个故事《许衡吃梨》,那么,学生就不会再说出这样的话了。故事梗概:许衡小时候与很多人一起外出,正是盛夏时期,烈日炎炎,烤得人火烧火燎。恰好看到路旁有一棵梨树,树上的梨子已经成熟,众人都纷纷去摘梨吃,惟独许衡端坐在梨树下,目不斜视。有人问他:“你这是何故,难道不口渴吗?许衡答道:”长辈曾经教育过,不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不能随便去拿。”那人解释说:“现在到处打仗,一片兵荒马乱的,老百姓都在逃亡,这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梨树,但吃无妨。”许衡却正色说道:“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你违反了纪律,就要改正,不能说别人这么做,所以我也可以。


        经典故事很多,但我们要做一些精心的挑选,故事不宜过长,最好是学生没听过的,可以是名人的趣事,也可以是寓言,故事情节设计巧妙,不老套,结尾有新意的都可以。还可将故事改编成小品,让学生在班会课上表演。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感受一个精彩故事的过程中,可能还没等你告诉他,他已经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容易欣然接受你的说教。
2.3讲好道德故事传承德孝精神
        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对于择校知识有更为深刻地了解和更为独到的认知,在日常管理过程之中讲好道德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德孝意识,真正地传承德孝精神,使得德育工作的渗透可以取得相关的成效。例如,一位班主任教师运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尝试着将德育知识带到了课堂上来,运用班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将二十四孝等传统故事分时间进行讲述使得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专心致志听班主任教师讲解。在无形之中择校精神就得到了传承,德育知识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使得德孝教育的本质要求得到了满足,并且也为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2.4定期开展班会用“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懂得知恩图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迫切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问题,因此学校和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生成绩上,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成才、是否是好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德育的培养,感恩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另外,家庭因素方面,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持“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育儿理念,对子女有求必应,过分溺爱,致使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父母的全身心付出被子女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致使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
        举个例子:已经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这是多么令人寒心啊。这些受资助的学生的冷漠做法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所以,我们呼吁,应该在全社会中进行感恩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个人和社会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心存感恩之心,都懂得回报对自己做出付出的人,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真情,让世界充满爱。
2.5实践理想教育
         当理想缺失成为当代中学生最主要问题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教育、感化学生?用什么来承载理想教育、实现他们的梦想?单纯的说教式教育似乎已无太多感染力,怎样让学生们自发地形成对理想的追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组织学生观看撒贝宁主持的央视青年公开课《开讲啦》的节目。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个来自文学界、商业界、文艺界、或体育界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作为开讲嘉宾,他们会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青年观众探讨人生和梦想,引发观众对现实和理想的思索。另外还组织学生观看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俞敏洪、马云等精彩演讲视频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每次看完后请组长组织讨论感悟,可以是触动自己神经的话语,也可以是个人认为有偏颇的观点,但都要结合自身的体会,并进行相应记录,班长汇总成集,学生阅读交流。
        结果显示学生特别震撼于尼克胡哲的演讲,“海豹症”的视觉冲击直触学生内心,他的经历能引导学生如何乐观自信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我一直很自卑,埋怨着身边的人和事,但今天我发现自己太傻了。看着他,想想自己,一切都不是问题!”一个学生如实说。
三、结束语
        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是长期性的,每一个班主任需要是温柔的母亲、严格的老师、诙谐的艺术家、公正的法官,有时还需要是冷酷的教官。每一个学生的转变,都包含着老师们的爱与期待,都凝聚着老师们的信任与耐心, 这也正是教育这一职业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陈文焱.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1)
        [2]从情感教育方法管理谈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J].衣喜玲.中国培训.2016(06)
        [3]浅谈对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教育[J].倪艳秋.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11)
        [4]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剖析[J].胡丽斌.高考(综合版).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