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丽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摘要: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符合生活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现代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为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为其附加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公式较多、难以理解等特点,使得化学课本上的知识比较枯燥,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化学中的知识点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用途,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下面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相关策略进行阐述。
一、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概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将课本内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当中存在的一些常见易见的现象及事件相联系,而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现代化工产业的发展为我们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生活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其一,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思维习惯、思考方式以及综合能力等,而针对与高中化学的教学,则可以从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点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加以结合来进行讲授,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看到课堂之外,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识[1]。其二,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被动灌输知识得现状,通过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则负责将问题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通过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其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具有理论知识抽象、公式较多、难以理解等特点,其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对于化学概念以及化学公式的理解存在困难,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与生活相脱离,容易逐渐消磨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产生疲惫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会消退,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及效果的下降。而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可以给学生展现化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化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际的应用,高中化学的学习更是如此,通过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直接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也更容易让学生举一反三,根据教师的讲解,能够进行发散思维,对生活中其他的现象与学习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发现自己身边的化学现象,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能够引导学生将高中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的策略
如上述内容所讲的,对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在现代教育的改革具有推进作用,而具体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在生活化情境创设中,教师可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展开化学教学,或者挑选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的生活素材,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教师可以重视课内课外知识的结合,适当对课内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通过如实验、参观或软件模拟等方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结合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
(二)在教学中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问题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教师应依照学生生活经验,整合教学内容,以直观语言、实物演示与游戏竞赛等方式,使生活和化学教材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并接受。同时设置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如:金属材料学习时,教师可将其划分为纯金属、合金,提出像为什么铜器表面生铜绿,铁上生红锈,银器长期间会变绿等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查阅资料,对对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加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拓展知识,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三)通过实验对生活化情境问题进行验证
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高中化学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探索创新精神。因此,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进行实验的方式对生活化的问题进行验证,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高中化学学习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何做实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构建虚拟实验室,以便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入虚拟实验室,提高学生化学实践能力。
(四)布置生活化问题作业
为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更深刻,让学生更全面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并作为作业进行布置。引导学生采用查阅资料、积极参与生活实践等方式,巩固课堂化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或者通过布置开放式的作业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必定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将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的难度,方便学生更好的对其进行掌握。同时,利用生活物品探索实验,解决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仲廷玉.浅议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21.
[2]马文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学周刊,2020(01):20.
[3]钱俐玛.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路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34.
[4]李亚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