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智丽
[导读]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点由历史知识教学逐渐转变为历史学习方法传授与学习能力培养,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张智丽
        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 201700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点由历史知识教学逐渐转变为历史学习方法传授与学习能力培养,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文章将分析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意义,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其实践技巧与策略,以期提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1 引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要求。同时指出,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动,通过展现自主性,获取知识,锻炼能力。为了实现要求,笔者在组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尝试将学习历史的权利还给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课堂,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2 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适应新高考需求
        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新高考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融合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历史学科中涉及的理论、观点以及思维方式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施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其探索思维,这有益于学生探究思路的优化以及历史问题解题效率的提升。同时,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素材的解析能力,形成多视角思考和解答问题以及在历史学科视域下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能力需求。
        2.2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有益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施自主探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学习思维,给予学生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切实落实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通过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历史和感悟历史的学习机会,使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更符合时代发展及教育改革的趋势,既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又能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及策略
        3.1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建构自主学习课堂的目的是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所以没有提高,是因为教师忽视传授自学方法。基于此,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师引导教学的要求,倡导教师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建构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过程中,笔者会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教给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方法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久而久之,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汉字与书法”为例,这节课内容较为简单,是符合学生历史学习需求的。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应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将分析教材、总结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边阅读教材内容,一边勾画重要信息,一边借助框架图,将这些重要信息,清晰地展现出来,自主地理清新知内容,建构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2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虽然我们现在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教学相比,难度更大,因为需要他们有自主学习的兴趣、方法和意识。一般来说,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预习检测、新学推进和所学巩固。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贯穿于三个部分中的。这里,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环节中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的学习中,学生首先要进行预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对其中的一些历史现象要有一些认识和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质疑。而在新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要检测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知道课前预习要注意什么,完成什么。之后,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通过导学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难点,通过目标问题的设计,推动学生发挥主动性去解决。如古代政治体系中皇帝与丞相分别是什么角色?为什么会出现对立与矛盾?怎么看待这样的对立与矛盾?会出现哪些结果,怎样看待这样的结果?而在巩固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发现其中的历史问题和看法,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或者获得新的发现或收获,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观。
        3.3 明确教学主体,构建和谐课堂
        在实施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与认知特点,平衡师生课堂地位,营造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师生交流互动少,学生不敢主动发表个人见解的弊病,弱化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主动与学生构建“平等交流,共同探索”的课堂关系。例如:利用投影仪展示“江泽民”“胡锦涛”“邓小平”“习近平”四位国家领导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总结每个图片所对应的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容”“意义”“时间”以及“人们生活的转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步进行相同的工作,当到达规定时间后,师生双方进行交流与讨论,看看谁总结的内容最准确、最全面。在各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输给”学生,在由衷地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同时,表示出“自己从学生身上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3.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拓宽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破教材的局限,拓宽学生视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性地开展一些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活动,或者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方式,将中外近代革命历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下革命的同与异,在培养学生比较学习意识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课堂愈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借助有效的教学资源,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潜力与闪光之处,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莉莉.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探讨[J].高考,2019(14):99.
        [2] 胡同帝.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研究[J].才智,2016(09):142-143.
        [3] 叶少坤.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初探[J].教师,2012(28):38-39.
        [4] 范小香.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1(35):156-157.
        [5] 杨少民.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J].考试周刊,2011(10):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