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琳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衡阳市421000
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笔者认为应该树立整体思维思想、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体验等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大学生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而深刻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我们应该在综合运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对话分析法、情感育人法、实践体验法等符合其本质属性的教育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课时安排上,多是根据教育部门下达的文件和指导意见行设计,授课内容 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时事热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特征等不够重视。虽然不能说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是照本宣科,但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深刻内涵,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科学思想应用于实践,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效率。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手段
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大班统一时间段内授课,班级规模大,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课堂上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此外,教学内容过于集中,也使得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课的生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这两方面往往都难以达理想的状态。大多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主要是纯理论的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的授课教师少之又少,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初中、高中一直延续到大学,已经难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很多教学内容与时代的脱节,导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认同度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现代电子设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们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利用现代多媒体方式来进行学习,而这恰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缺乏的。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大家都说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但现实的情况是,与其他学科相较,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总是被边缘化,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相对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授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等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的作用。虽然大多数高校都配置了足够数量的思想政治教师,但对于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却不够重视,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均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教学创新方面,能够与现实相结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教师较少。此外,在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估方面,现有的机制也缺乏灵活性,很多高校仅仅是将教师的绩效工资与授课时长来挂钩评估,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的合理评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树立整体思维思想
整体思维是指超越单向度思维、孤立思维和片面思维的局限,以整体的视野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对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融合和统合,使它们形成一致效能、同质效力和同向效果的思维方式。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整体思维,有着充足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合力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现象、历史活动和历史结果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使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活动自然也无法逃脱这一规律的限定,即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生于合力、长于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规定性必然要求相应的整体思维,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步调一致、资源整合、力量集中,进而最终取得最优效果。二是现代系统理论。现代系统理论,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协同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它的存在和运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特质要求对其进行系统观瞻、综合考虑和全面透视,摈弃单向度、片面化的思维取向。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方法的革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结合网络时代发展的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教育思想理念、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融入高校课堂教育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性。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新途径、新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建立新型课堂,把时事以及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专题意见等内容,汇集在网络化信息平台,专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收集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法就是对受教育者提供能够切实体验和感受其所接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的场景。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人们只有切身感受到这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才会认同和信服它,这样才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譬如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很明显,宗教信仰地区的人比非宗教信仰地区的人对宗教的信仰度要高,信仰的人群比例也高。正是因为宗教信仰地区的人从小就切身体验了各种宗教观念所折射的威慑力,当宗教信仰者把其自身对宗教的体验单向灌输给非宗教信仰者,后者总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然而,奇怪的是,很多非宗教信仰者,当他们多次切身感受了宗教观念、参加宗教活动后,就信仰了宗教并非常虔诚。当然,这里并不是提倡人们通过体验宗教活动而信教,而是借鉴宗教活动这一例子来说明实践体验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努力探索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衔接。同时,要实现不同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由表面到深入、由粗糙到精细、由感性到理性,这才是我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2] 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整体理念及其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3]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华琳,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本科,湖南省衡南县人,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党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