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清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高级中学 湖北 宜昌 443400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和成果。地理课改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已经不在适用,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为教学带来突破。而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将问题作为教学主线,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构建能力培养,是未来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模式方向,值得教师同仁对此加大应用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各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日俱增。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可以有效激活思维,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学会对地理知识提问,带着问题读图、带着问题分析探究,从而促进对重难点掌握。
一、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在教学当中要注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思维,以及创新创造力的培养,以便为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目标打好基础。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同时也无法助力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给教师的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在用问题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在探究问题当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强化学生问题探究的热情,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也是能够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二是能够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本身就有着启迪思维的独特优势,通过设计启发性和导向性强的问题,可以极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尤其是可以促使学生立足不同维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丰富解题经验。三是能够提高知识理解程度。以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较片面,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这主要和学生思考不深入有关,而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立足兴趣,设计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在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才能够积极的投入的问题探索中,从而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节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发现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电影迷,看电影几乎是班级男女同学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若是能够引入电影元素,一定可以激发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为此在这节课程中,教师进行了这样的问题设计,即为班级学生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一个片段,在学生全身心投入观看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耗费重金打造的可以承载万人的大船,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艘船发生沉船事故,而造就了这段凄美爱情呢?”,这样的问题提出新颖有趣,瞬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积极的投入到问题探究中,是教师优化设计问题的一种体现。
(二)合作探究问题
到了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先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确定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就学生踊跃提问的表现,给出科学点评运用激励赞赏的语言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教师在筛选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后,结合学生已有地理基础与综合学习要求和问题探究的实际需要确定出最终的综合探究题,然后由小组进行互动讨论,以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精心设计优质教学问题。例如,教师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在预习当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可以最终确定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的探究思考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并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想顺利解决问题,就要综合地震波性质、传播介质、地震波类别及相似点等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当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达成知识掌握的目标。合作探究阶段是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阶段,只有学生充分展现出各自的能力与特长,才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累积成功的学习经验。不过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指导仍旧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在学生存在思维模糊问题时,必须要有教师帮助学生拨开迷雾,确保问题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如果没有按照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问题,就无法帮助学生透彻掌握地理知识。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保持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从而更深入地探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比如,在教学“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设问:“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为什么具有差异性?”这一问题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来说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相应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四)教师主动指导,解决问题
教师在问题式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需要教师主动指导,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其迸发出新的思路,高效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布置研究任务,设置问题:台风的利与害、台风的登陆对我国造成的危害。要求各小组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带入课堂中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台风的资料,以及历年来台风带来的影响,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指导。
(五)创优氛围设计开放式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发挥问题式教学法育人功效的前提,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计为辅助,改变学习模式,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开放型问题探索中,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全面调动积极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地理内容时,是旅游地理中的知识点,在学习的时候,为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设计以下开放式的问题:你认为一名文明的旅游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一座文明的旅游城市,需要做哪些工作,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环境、旅游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游客素质、地理环境保护、城市旅游价值等角度进行思考,在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中,让学生小组任意选取角度进行问题分析,然后派选优秀代表就问题的解决思路、问题探索过程、问题解决结果进行沟通、交流、点评,在开放式问题引导和合作交流、点评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打造高效课堂。
结语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局限,有利于学生主体构建知识能力培养。但在应用问题是导向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刚田,刘光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0(6):4-6.
[2]赵宏妹.问题激发灵动课堂—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分析[J].才智,2020(12):137.
[3]邹定琴,涂忠彬,陈水平,等.基于思维进阶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建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3):25-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