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宋巨荣
[导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深入钻研
        宋巨荣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1551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深入钻研,加强对高中政治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而在合作探究中,确定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角色分配,合作探究中每个成员本质上仍处于自主学习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有效分组,其次挑选有效的探究课题和目标,最后让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分配探究任务和角色,综合下来,才是真正有效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合作探究模式;渗透与运用
        引言:
        在合作探究模式中,学生普遍表现得更加兴奋,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高,并且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交流探讨或者动态协助,朝着同一个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或学习角色,群策群力完成,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强认知。
        一、合作探究模式运用的优点
        1.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运用形式更加轻松有趣,学生在与同龄人的沟通协作中学习兴趣更足,主观能动性更强。
        2.深入探究:因为是合作探究的关系,教师在布置任务或者挑选主题的时候,就可以选取难度更高的探究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
        3.提高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通过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分配任务和角色,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改变单人学习中囫囵吞枣的学习状态,转而精细化学习,能提高对高中政治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加强思想层面的交融,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让思维更加灵活,让学习更加有效[1]。
        4.能培养学生其他意识:比如合作探究中,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发现其他学生身上的长处,提升竞争意识,比如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提升合作意识,例如在小组竞争中会提升集体融入感,这些都可能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二、合作探究模式的渗透和运用
        (一)有效分组
        在合作探究模式中,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往往能够让合作探究更好的进行下去,而很多教师在开展合作探究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分组质量不足。
        对于有效分组,如果是小型的合作话题或主题、合作探究的时间并不长,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公平原则,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用太过考虑学生的成绩,一视同仁,安排前后桌的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合作探究即可,而如果是较为复杂的合作探究主题或话题,合作探究的时间较长,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问题,按照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群体打乱成组,每一个小组中都要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2],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实现共同进步,并且小组之间的实力想丢公平,就能够更好的展开竞争,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驱动力。


        (二)选择恰当的探究主题、话题或问题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探究主题、话题或问题,会让合作探究模式更顺利的开展下去,且收获更多的,重点包含以下四点:
        1.难易度恰当: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设定的主题需要难易度恰当,符合高中学生的学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
        2.有趣味、有思辨性:给学生创设的主题或问题最好具有趣味,或者有思辨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基于此,教师设定的主题可以不用拘泥于课本,优势后将目光放在教材之外,将社会中的现象放在合作探究的主题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设计“西安全运会规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教学活动,例如设计“城管驱逐小贩商户是否合理”的辩论会,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合作探究更加深入。
        3.需要分配任务:对于合作探究主题较简单,时间较短的合作探究,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相互之间展开交流探讨,对于合作探究主题较困难,时间较长的合作探究,则需要妥善的分配角色和任务,让合作探究中每一个成员本质上仍是自主探究学习的状态,不能随大流,一边更好的展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合作探究的小组之外也可以创设相应的竞争机制,看谁开展的更好,探究的效果更好,持续提高合作探究的质量[3]。
        4.学生自己设置探究方向:开始由教师设定适当的主题,在后期,充分尊重学生,高中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人,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设计相应的合作探究主题,教师给与一定参考意见即可。
        (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方式应该是多维的,一方面要让学生个体在自己小组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个体汇聚成集体,要展开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有效的引导启发也必不可少,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探究方向和进度,如发现学生的探究偏离了正轨,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引导,拨乱反正,推动小组合作探究朝着更正确、更具效率的方向进行。
        (四)学生反思+教师反馈
        在合作探究结束或邻近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反思和反馈,将更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合作探究行为有清楚的认知,反思的主体在于学生,学生个体要对自己的合作行为进行反思,学生集体要开集体会议,就合作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分析这一次合作探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不足之处可以后续改正,进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质量和效率[4]。
        而反馈的主体则在于教师,教师对学生个体、集体的探究学习表现分别给予反馈与评价,评价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该肯定和表扬的,应该给与肯定和表扬,该批评的也要批评,并指出问题所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于运用合作探究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教学帮助巨大。
        参考文献
        [1]宋萍.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初探[J].新课程·下旬,2019:143.
        [2]王国泰.高中政治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8,220.
        [3]祁爱玲.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新授课中的运用[J].人文之友,2018,000(010):137.
        [4] 赵正江.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 000(00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