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荣
湖北省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总场小学 433221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目标式教学”,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全科成绩的提升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真正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体育教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们任重而道远。“目标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探索出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身体素质,对于长远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目标式教学;小学体育;策略
引言: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使用目标式教学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教师需要探索如何让学生,特别是不好动的孩子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材施教,让孩子从内心自发想去锻炼,想要全方位提高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示出不俗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总的来说,当前有些学校并不重视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不高,显示出比较混乱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原因:首先,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自律性不强,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老师的体育课上,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由短变长,一步一步提高学生专注力。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课堂之外存在较多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乐高玩具等,可能人在课堂上而心却惦记着手机中的游戏,还没拼完的乐高等,外界的诱惑在成年人身上都不是很好克服,更别提本身自制力就差的孩子了。最后,小学教师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老师都是刚出大学校门就进入小学工作了,可能会存在主观意识过强,耐心不足,教学经验比较少的弱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努力探索出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适当方法,引导孩子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完成教学目标。
二、“目标式教学”应用策略
1、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如果体育教师一直把对自己的要求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安安全全,健健康康不出事这一层面,就会被慢慢淘汰。现代体育教学不应仅仅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求做到真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起到体育课应该起到的效果,而不是应付差事而已。一方面,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在上课时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督促班级学生执行此教学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教师也应注意选择适合小学生体育项目,把握好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对于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特别关注,不强制其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项,保证生命安全第一,把任何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事情都扼杀在摇篮里。
2、利用游戏激发体育活动兴趣
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玩游戏,如果教师能考虑利用游戏的方式传授体育知识,将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注意力集中时间,并真真正正地吸收进知识,而不是天马行空,身体在课堂,心在外游荡。采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展现教学成果。在运用游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游戏的难易程度,将教学目标中有趣味性的体育知识融入游戏之中,步骤明确且容易执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身体素质。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堂环节。为了锻炼学生们短时间的爆发力,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织百米竞速跑;为了锻炼学生的团结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以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赛。孩子们正值年少,好胜心都很强,对于比赛性质的活动都很有兴趣,此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3、借力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多媒体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各个学科之中,体育教学也是这样,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之中,能最大程度上方便教师传授相关体育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并展现出良好的授课效果。对于学生而言,也更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向学生们切身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徜徉在运动的环境中,用身体表达情感,引发共鸣。
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资源,实现与学生信息互通。作为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不应仅仅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应该逐渐主动出击,向老师释放自己的独特信号,展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体育比赛,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哪种类型的体育项目,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又受到了哪些启发。通过精彩的赛事转播,使学生们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看到赛场上运动员们不服输的拼搏精神,鼓舞人心,激发学生们的顽强拼搏精神。相较于传统体育授课模式,多媒体技术让现代体育教学更加多元化、更加自由化,更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致,趣味性更强,寓教于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也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标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具有重要应用作用,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指导性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此种方法,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个性化对待,不能强制统一要求,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使班级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育课的魅力,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任重而道远,切勿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运动,爱上运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并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全面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加积极,更加阳光,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志文.目标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02):147.
[2]王来雪.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5):84.
[3]沈鑫.目标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研版),2017,000(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