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文化理解能力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陈怡
[导读] 新课程标准度的落实,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怡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广东  清远  511518
        摘要:新课程标准度的落实,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在高中阶段,不仅需要开设主要科目,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应当积极开展音乐教学。通过开设音乐课程,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新时代新人,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音乐鉴赏课程开展,学生能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同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理解能力;高中;音乐鉴赏
        在高中阶段开展音乐欣赏课程,主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进一步分析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鉴赏音乐,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与小学以及初中音乐课程向相对比,高中音乐课程中增加了一部分理性知识,因此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形式也较为单调。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断提升其文化理解能力。
        一、文化理解能力是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必经之路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展中,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多样性音乐作品,为学生带去强烈的听觉体验,同时在这一基础上,也会为学生带去心灵的震撼,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对美育教学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高中开展音乐鉴赏课程,不仅符合我国美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音乐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新时代新人,对学生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重视对艺术鉴赏知识的传授,通过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理解不同地区以及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文化多样性。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展,目的为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学生具备文化理解能力后,不仅能够对更好理解音乐作品,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文化理解能力方法探究
        (一)积极唤醒学生参与意识,提升文化理解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认为音乐鉴赏课程便是听音乐以及放松的课程。为提升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若学生未形成音乐鉴赏学习兴趣,则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课程中,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教师课前可预留出十分钟时间,学生需要介绍一部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对作品题材不做限制。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多种音乐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一定了解,同时学生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教师通过这一方式,学生音乐兴趣被充分激发,同时还能够获得相应知识,文化理解能力得到培养。音乐鉴赏教学开展,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情景体验法,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时,教师可将情景体验法运用在课程中,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敏锐听觉,继而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中,对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想象、理解以及再现音乐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当学生听到婉转悠扬的笛声,学生能够立马联想到青翠的山谷。在教学实践中,京剧这一内容教学难度较大,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选择符合学生欣赏水平的京剧视频,选取其中较为优美的唱段进行鉴赏。教师要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通过让学生穿上京剧戏服、使用京剧道具等方式创设京剧教学环境,当学生好奇心被调动时,教师通过范唱和加入京剧动作,让学生模仿学唱,使学生参与到戏剧表演当中,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述京剧的发展历程以及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和好感,愿意更加深入了解京剧文化。将情景体验法运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在情景体验中“共情”,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三、实践策略
        (一)将音乐鉴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
        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需求与教材之间的差距,从而将多种元素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通过开展音乐赏析活动的方式,进行分声部合唱练习。例如教师在开展《歌唱祖国》这一首音乐作品的教学中,由于这首音乐作品内容以及气势都十分适合分声部合唱练习。因此教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熟悉这首作品,并找出领悟较快的两名学生作为领唱,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双声部合唱。当学生适应双声部练习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四声部合唱练习,选出两名男低音以及两名女高音。在这一音乐实践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大大提升,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出新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国家化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鉴赏音乐,从而拓宽学生音乐鉴赏视野,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到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时,可为学生选择西方音乐中的歌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歌剧创作背景以及文化等方式,提高鉴赏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歌剧《茶花女》时,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提前阅读茶花女的小说,明确这首歌剧讲述的故事。在了解歌剧背后故事后,学生在鉴赏时,能够快速进入到状态,同时能够感受到茶花女无可奈何的悲伤。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国外音乐作品,能够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也能够实现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江. 试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 智力,2020,(25):27-28.
        [2]陈小乔.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 当代家庭教育,2019,(20):100.
        [3]单云珠.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 才智,2012,(3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