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野下高三政治复习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作者:钟如明
[导读] 随着我国近年来陆续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措施,各地区纷纷践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考试科目、考试分数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钟如明
        江苏省盱眙中学  211700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陆续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措施,各地区纷纷践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考试科目、考试分数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江苏实施的“3+1+2”新高考模式下,政治已从过去的文科必修科目转为“四选二”科目之一,这无论对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还是制定复习计划,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本文立足新高考视野,根据政治学科的考试变化,提出高三政治复习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三政治; 复习策略
        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出炉,高考科目从“3+3”模式改为“3+1+2”模式,总分值从480分调整到750分。依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新高考的目标方向,高三政治复习亟需实施新方法、落实新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其核心素养发展。
一、梳理基础知识,建构思维导图
        从历年高考政治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失分率高实际上与基础知识不扎实,容易混淆知识点有直接关系。因此无论高考改革的走向如何,在第一轮政治复习环节,都要以教材内容为根基,梳理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透彻理解与记住基本的政治概念、原理与观点,把握易混淆知识点的区别与关联,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基础能力达标,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在初步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内容,列出考点,抓住复习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逐一突破问题;再有,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应是不断积累的、螺旋上升的,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再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理清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联。例如,复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时,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层层分解关键词,整理概括出本节课的“一、二、三、四”知识点,如“一个基础与前提”——国家统一领导;“一个核心内容”——自治权;如何自治?设立“两个自治机关”——人大与政府;在哪里实行“三级少数民族聚居地”——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实行该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四个优越性”。由于高中政治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零散,第一轮复习需要系统整合知识点,建构思维导图,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复习时间,做好复习计划,提升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关联社会实践,引领学科导向
        理论知识是高三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单靠死记硬背,更要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满足新高考的考核要点。立足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动向,整合理论知识内容,抓住学科发展导向,才能帮助学生灵活应对高考,适应高考要求。例如,2020年3月,国务院发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在大中小学各学段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纳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2020年高考文科全国I卷第19题,提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执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改革迎来了新希望,并以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为情境,导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改革等政治教育元素,契合国家政策导向,体现新时期劳动的价值,考查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
三、聚焦高考热点,积累知识经验
        高三复习的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很难做到完全细致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这就需要讲究复习的方法与策略,相较于机械化的死记硬背,达到更佳的复习效果。首先,研读教材,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明确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中的新增点、变化点,详细分析、重点突破;在江苏卷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国卷的特色和优势,结合需要识记或理解运用的要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再结合典型习题活学活用;另外,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准备习题集,收集整理重要的试题或者平时易错题、易混淆题,经常翻阅,深化记忆,完善知识框架结构;其次,聚焦高考时政热点,把握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高三复习要抓好课内外的知识资源,既要复习基础知识,也要加强习题积累,同时关心时事政治要闻,分析知识要点,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如何快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原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各地在疫情之后面临复工复产难题,政府纷纷创新审批机制与服务体制,对唤醒市场活力的积极意义;结合中国战“疫”实践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分析“中华民族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合理性等等。平时加强积累并分类归纳,整合不同领域的时政要点,结合教材的理论内容进行对应复习,从不同层面分析时政、认识时政,找准解题的切入点。
四、模拟真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能力,积累丰富的应试经验,高三政治复习要注重模拟真题训练环节,结合具体的情景创设问题、解答问题,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例如,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都是一次大考。在2020年的高考文科试卷中,全国I卷的第12题、第40题分别以抗击疫情为背景,要求学生从经济、文化、哲学等不同角度分析,考查学生对疫情的反思与成长;在全国Ⅱ卷第38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取得阶段性抗疫胜利的经济政策认同感。再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这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根本原则,在2020年高考文科试卷的全国I卷第13题、全国Ⅱ卷第17题等,均涉及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等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脱贫攻坚的理解与认知。以学科知识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培育政治认同,这既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的必要环节。
        由上可见,高三政治复习要把握新高考的新要求、新目标与新方向,从夯实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掌握自主复习的高效方法,再加上模拟真题训练,积累实战经验,有条不紊地完成高三政治复习计划,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与应试技巧,建立学习自信心,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涂胜男.小议高三政治复习如何开展试题训练[J].文渊(中学版),2020,(1):478.
        [2]汪祯亮,刘三荃.浅谈影响高三政治复习课张力的几个因素[J].新智慧,2019,(19):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