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小学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在学习的“起跑线”上教师们所需要注意的就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更是需要打好学生们学习能力上的基础,从而能够保证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都能够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基础能力,这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极为正面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活化素材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上的应用,既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也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不少趣味,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的数学计算学习中来,有力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提升。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若是脱离生活,单一的用理论与数学概念堆积,其教学意义将变得荡然无存。教学过程是通过某种学科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在今后生活之中,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小学的数学教育内容,必须将生活化的教学引用在教育之中。
1.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知识是基于现实内容产生的,所以也要将其应用在生活之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但可以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教师依靠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1.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数学内容讲求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将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思考数学学习中所运用的知识及理论,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学生因思考问题使头脑变得更加灵活,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1]。
2小学数学的现存教学问题
2.1学生个人能力有限
小学生们正处在较为懵懂的年龄,在这样的年纪里,学生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各方面的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而教师们由于各方面原因时常会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对小学生们进行衡量,这就导致在进行教学时常常会因为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个人资质的问题而产生各种问题。师生间的视角以及思维不能够磨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对于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效率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2.2教学模式的单一
在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的终目标似乎成为了分数的提升,这就使得教育从“为学生服务”逐渐成为“为分数服务”。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导致了教学的目标有所变化,更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下意识地选择更高效的提分教学,对于学生们自身的发展便有所忽视,导致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失去属于自己的个性,终成为分数的“奴隶”。
3生活化素材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有着独特的认知规律再加上他们的年龄限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充分的发挥情境的作用,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开展计算教学,教师就更要积极的为小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如果教师一味的通过讲课的方式开展计算教学,那么不仅会使教学内容过于的枯燥,还会导致学生对计算产生厌恶情绪。同时,教师在教学计算的算理时,还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关计算方面的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还可以便于对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计算[2]。
3.2积极运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在广大中小学教学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备课压力、补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运用生活化素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常见的物体图像,引导学生分辨出那些属于圆柱体,此过程可以组织每一位学生参与回答,以有效吸引学生兴趣。当课件转到第二页,教师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圆柱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以此类推,逐渐引导学生分析推算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几何计算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3.3对计算进行拓展延伸
有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在学会了某一种技能之后,通常会积极将其对他人进行表现,从而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在开展计算生活化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计算问题,使学生可以有机会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并且,这不仅可以使小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有关的计算知识,还可以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计算的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有关“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后,鼓励他们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者是菜市场购买东西,并告知孩子的父母也参与到其中,使他们可以明确的告知孩子各种物品的单价以及购买的数量,然后让小学生计算需要付出多少钱,如果有找钱的话,还可以让他们计算找的钱数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养成学习自信心,获得成就感[3]。
3.4结合生活实践,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
通过促进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巩固数学知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知识的奥秘,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化素材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设计学生课下学习内容和任务,促进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奥秘。如教师可以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有意识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数学,比如统计一下本周家庭消费总支出,分析各项消费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家长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放学归校前后,计算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与方向,统计测量自己几个月来的身高体重变化等等,总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5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的深刻含义,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那么课后的教学及训练,也要体现出生活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数学“时、分、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问同学现在的时间,以24小时制的方式将时间表述出来,这样,学生会在心中对时间产生换算的概念,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思,并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加深其对时间的认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回顾[4]。
结束语
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而计算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计算教学时,就有必要将相关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例子中获取其中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深刻的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花文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38.
[2]李星敏.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88.
[3]王远宇.挖掘生活资源,让数学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14.
[4]强发莲.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