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颖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应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达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将来走进高一级学段学习数学乃至走向社会时应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能够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对素质教育的实现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使学生在自身的引导下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整体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1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和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新课改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处于小学阶段中,教师不可以过度看中学生成绩的提升,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才是非常关键的,当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有利于对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进行改善,在促进小学生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健康身心发展。当前阶段,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性的完成数学计算,过度依赖父母,也没有正确了解到题目内蕴含的意义和知识点,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依赖感,使其更加熟练地掌握各项知识点。当今时代,大多数教师依旧秉承以往单一且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情况,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从中看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学习[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的目标,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逻辑思维学科,其学习的内容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的抽象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验比较大,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所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学习目标的确立,可以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所要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有着正确的目标,可以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学习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增进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深入情境中,展开适应性和参与性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知识时,可以把相应的数学模型悬挂或布置在教室中,或者带领学生观察一些三角形结构的物品、建筑物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体会正在学习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针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在初步的学习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要选取代表讲述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讲述,发现其中的亮点,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们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增强考虑问题的周全性,增加自主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快发展[2]。
2.3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思维能力
数学虽然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但是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合作也是学生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并且集思广益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已经成了当代教师所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能力,也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需要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做到充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授课,保证所划分学习小组的科学性,创建民主的课堂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最终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小学数学课堂。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和纸币呈现在了课件之上,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从而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下高质量地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我指派小组代表回答了交流的结果,将人民币的现实应用以购物情景图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对人民币这部分内容的相关知识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然后,我设定了不同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之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也使学生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并讲述了一些关于挣钱不易的事例,旨在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的意识,进而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3]。
2.4应用多媒体技术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人们日常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因为信息化技术的改进而得到了良好发展。目前,可以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数学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对于信息网络特别感兴趣,所以,可以将学生兴趣以及心智相互结合到一起,对数学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和改进,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期间,使用多媒体制作PPT图片,将声音和图画添加进去,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数学知识点。
2.5举一反三提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不断推进,使得如今的教育理念已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因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由消极被动变为了积极主动,可以说目前教育教学趋势的发展是一片大好。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份子,要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下认识到提问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价值,从而举一反三对学生进行变式提问,发展学生触类旁通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趣味性,以求达到优化学生解题水平的目的。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我将问题“16+9+8=32-10-6=25+20-10=48-8+17=”进行了板书,对学生提问道:“这些有加有减的式子大家还记得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的吗?”于是以该问题先活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调动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为学生进行脱式计算打下了基础。其次,我对学生详细地讲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以此问题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在上午的时候,图书阅览室里的人数是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了综合算式的概念,指导学生理解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之后,我以该问题做变式,既发展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印象[4]。
结束语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项基础课程,本身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日常生活中各项问题之外,也需要全面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为各方面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莉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例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8):64.
[2]张永生.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51.
[3]汪含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0):101-102.
[4]徐芳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策略分析[J].速读(下旬),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