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邓志国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自主观察、思考、分析,以正确解答问题
        邓志国
        宁乡市第十三高级中学4106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自主观察、思考、分析,以正确解答问题。所以,数学老师在高中课堂上,应注意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及创新能力。这便需要老师认真分析探究式教学,并在教学中积极加以引进,方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增强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高中数学出发,主要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探究式数学教学;有效应用

        在高中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课程、学生上的要求,尤其突出了自学与探究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逐步为人们广泛认知并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老师在高中教学中,便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加强学生有关自学、探究综合能力的教育。这么一来,便需要及时改变机械的旧教学模式,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来大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创新思考,以促进学生全方位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水平。
一、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1、促进课堂教学大幅提升效率
        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倡学生之间增进交流与合作,并强调学生一起探究、分析问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维、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但学生的基础或能力往往不尽一样,面临一种学科,学生擅长的部分往往也会不一样。而在探究式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便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并促进合作双方一起快速提高能力。同时,还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以此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2、促进学生突出主体地位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之中,先向学生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研习、讨论等,同时还应多多鼓励学生展开探究,深入思考、掌握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但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通常沿用灌输教学法。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只好被动地听。久而久之,便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至于学生日渐失去兴趣。而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深入自主探究学习,并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加深他们的自学思想意识。
二、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1、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加入探究过程
        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可创设极具探究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加入探究活过程,进而促进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精心创设问题,并多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来求解。所以在自主探究各种解法中,学生便能主动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之中,并快速增强数学思维。所以,在问题设计时,教师宜设计一题多解类型的题目。这么一来,便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碰撞思维。如果学生发现其他学生探索到一种新解法,便会激起好胜心,而更深入地思考、分析、探究,以寻到其他新解法。

譬如,数列{an}中a1=b,a(n+1)=can+d,并且c≠0,c≠1,请证明an=[bcn+(d-b)c(n-1)-d]/(c-1)。其实该题目存在诸多种解法,所以教师便可以多多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尝试通过不一样的方法,来灵活予以解答。经过一番思考探究后,学生纷纷找到多种正确解法。这么一来,学生便在自主探究、分析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
2、在教学中加以广泛运用
        在高中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作为很重要的教法之一,有助于高中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平日的教学中,应加以广泛应用。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本中,很多知识点均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通过探究式教学,则有助于旁敲侧推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及吸收。例如,在讲解“圆锥曲线”、“ 参数方程”等知识中,考虑到圆锥曲线可以灵活向参数方程转化,并以此为基础来正确解答问题,进而充分化解圆锥曲线具有较大计算量的问题。所以在探究式学习下,便可引导学生发现针对圆锥有关参数方程问题,倘若很难想象出具体图形,便可基于计算的方法,转化成圆锥曲线方面的问题来进行思考。此外,针对数形结合、直角坐标系等方面的二面角问题,也均可以基于探究式学习,来构建具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活跃数学思维,从多条思路出发,来最终确定问题解答方案。所以,就高中数学而言,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广泛加以应用。
3、精心设置探究情境
        数学老师为了在高中教学之中,充分利用探究式学习,便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置一定的探究情境来展开教学过程。这么一来,方才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更顺利地探究。譬如,在讲解“三维坐标系”、“ 立体几何”等进方面的知识中,便要求学生拥有足够强的空间想象力。此时,数学老师便可以为学生,精心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三维空间,从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出发,来深入理解、学习这些基础概念,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高中老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中,还应注意融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及有关情况,来有效展开教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充分利用探究式学习的优势。相反,老师如果随意引导学生探究,忽视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就定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而无法清楚了解很多概念,甚至在解题中犯错,最终达不到应用探究学习该有的效果。所以,从学生情况来设置教学情境、展开探究式教学至关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大力培养他们的探索实践意识与精神,以紧跟新课改的发展。所以,在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便应积极应用先进的探究性教学,及时创新展开教学,充分活跃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并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乔乐.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8):74-75.
        [2]于红燕.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案例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3]戚玉.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