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贞
诏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漳州 363500
摘要:目前我国小学教学正在进行着改革,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一种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应当正视这些误区,采取多种对策避免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引导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误区
一、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停留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上,当应用于生活中时,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对知识也不能很好的理解,通过将小学数学课程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理解数学课程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能动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也会出缺乏教学素材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误区,这就阻碍了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完善,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都倾向于与生活化的模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型,在生活的实例中,将书本的知识加以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未来趋势,因此,需要大力培养教师及学生运用生活化模型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生活化教学模型带给教学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会容易陷入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不利于对学生正确的引导。[1]
比如在需要生活化的教学模型应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对于课程内容没有良好的把握,不能引入合适的生活情境去帮助教师教学,最终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应当加强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能力。同时,在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界限不能良好把握,例如在教学中,过于拘泥于生活化的教学模型,教学案例过于丰富,学生在积累这些生活化的案例时,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最终耽搁了教学进度,得不偿失,阻碍了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学校的教学目标中,常会对生活化教学进行规划,以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避免生活化教学的误区,探讨更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解决这些录取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三、生活化教学的正确方式
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完成正常教学目标任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对于生活化教学中出现的误区以及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避免和完善。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数学课堂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教师由于个人教学能力的不足,对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掌握,通过这种途径推进自己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当注重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其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关键作用。
比如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以及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课程本身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生活化的教学案例相结合,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注重积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创立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讲授路程时间速度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比如,以家里到学校的路程为基础,建立这样一个数学模型,画一条数轴以学校和自己家为两个地点,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且与实际的路程和速度时间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速度与路程,这部分的课程内容。比如,在讲授图形的变换,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化的图形,在完成本身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培养了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的习惯,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模型,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本身目的,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完善生活化的教育方式,首先要从教师方面抓起,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质量,让它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关键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并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目标。[2]
(二)丰富课本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做到与生活化的模型相结合,这就需要发挥课本本身的资源作用,在引导教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和模型,学生在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中,就能够发现其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进而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推动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
比如在图形的变换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中,就需要在课本中加入各种生活化的图形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学生在看到这些生活化的图形时,也会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这样就建立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发掘课本本身内容的同时,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因此需要在课本内容的质量上加以完善,除了课程本身内容的教学,也要加入更多的生活化的案例,在教室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适当运用这些案例来达到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效率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3]
(三)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对于小学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学校以及各方都要加强重视,对于其教学质量进度有良好的把控,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小学数学课堂更好的发展。
比如成立教学监督小组,定期对数学教师的课堂质量进行评估,让其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下,注重提高自己课程的质量及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学生们对于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议,双方共同合作来共同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完善。
结论:因此,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完善生活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对教学质量,教学资源的监督和完善,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教学改革,最终帮助学生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敏.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J].课程·教材 ·教 法 2003,5.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