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胜
巴中市巴州区第九小学校 636000
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缜密逻辑思维和发散抽象思维的重要基础学科。在新教改的背景下,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是现如今摆在小学数学教师眼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路,采用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1]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1.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课程,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数学。
1.2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需要,精心规划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所学知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现状
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其基础数学知识的获取,同时也要培养其数学感觉,空间观念,数据分析等多种能力。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素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归纳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同时其课程目标的设置也分为知识技能、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三个不同的目标。数学教学中,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的难度在逐步的加大。但是受限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学习集合、分数、面积、图形的具体的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思维的模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数学思考的开展过程中,倾向于直观的信息获取而难以进行抽象化的数学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便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要通过对于知识的形象具体化来促进其理解数学理论。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可以使其有效的掌握部分抽象概念,但小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得教学开展背景下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不同步,因此从整个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学的开展面向的学生群体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在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前期的机械性记忆转化为理解性记忆存在一定的过程,在其具体化记忆过度为抽象化记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在同步的发展,其教学的开展既要分析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依托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开展教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锻炼不同数学思维能力。
3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1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探究水平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由于较难建立具体的形象来刻画和理解抽象问题,导致其因经常碰壁而引发退缩和逃避的心理。这便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妙趣横生的短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生动的展示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面积”这一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形和数据的关联变化,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面积计算的重难点。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3.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由于年纪尚小,思维理解能力尚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真实生动的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并进行实践验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例,进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数学思维来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一课程时,学生常常会不理解测量棱长与计算面积的作用是什么。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真实的视频将问题呈现出来,如用制作鱼缸的真实影像资源,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面积的概念,通过增强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来深化对抽象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3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方法
在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实际上是实现学生知识内化和转移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一过程中的难题,而且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还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形成相应的自我监督能力,有效地完成高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的建设。因此,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套操作性强、熟练性强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制订更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做出有效安排,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感。学生可以咨询老师或其他学生,以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出不足,填补空白。针对自身的不足,教师应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
3.4做好数学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安排,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它不仅可以明确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学习意识的实际需要,而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例如 :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烘托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索、体验和回味三个阶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计算变异面积等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并充分表达自己对多边形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以保证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对这堂课的感受写下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较差。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这种形式,就要创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喜欢数学。让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创新课堂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勇.基于科技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0-21.
[2]邢付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70-71.
[3]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4]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