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露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教育需求。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巧妙地将课堂提问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答题的对错,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依托有效的课堂提问,指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升。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价值,吸引学生有效思考,深度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1课堂提问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分析
1.1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具备基本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依托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要让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的对话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有机组织和推进后续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深层次思考,从而帮助小学生构建起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使学习的过程富有挑战性、创造性和综合性[1]。
1.2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托有效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让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由浅入深逐步过渡。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学习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构建起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探索,推动学生开展一些创新层面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2.1丰富集体备课,掌握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实则是一种课堂教学技巧,每个教师都应该掌握并及时应用,确保课堂活动可以顺利展开。但是,如何设计问题、何时提问、如何处理由学生自主生成的数学问题等现实问题,则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多与同行教师合作,及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全面讨论并归纳有效的提问技巧,以便科学设计数学问题,优化课堂教学互动。在组织课堂提问活动时,笔者会及时与同行教师积极讨论,且会通过沟通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重点请教同行教师是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环节的,从中提取有效经验,比如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能够激起学生积极思考意识的数学问题,通过生活资源引出数学问题等等,还了解了多种提问形式,如通过游戏提问、通过对话提问等,全面整理了丰富的课堂提问技巧。当然,笔者也会及时分享自己所设计的课堂提问活动经验,谦虚接受同行教师的客观指正,由此调整课堂提问方法[2]。
2.2把握问题设计,明确教学方向
问题合理的设置是有效提问的前提,教师在课堂准备阶段就要对问题进行深入考虑,要把握问题设计的难度,还要使问题契合教学的整体方向.在把握难度方面,教师要掌握提问的适度性,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进行单一回答,也不能过于复杂,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在明确教学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带动学生投入感和主动性的问题,从而满足真实教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产生兴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和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进而能够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任意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教师的这一提问,能够带动学生对角的大小比较的探究欲望,学生有的将两个角从纸上剪出来,有的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教师出示量角器这一工具,让学生根据角的形成过程,小组探究量角器的正确用法,从而恰当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3]。
2.3合理设置课堂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多维视角的教学模式已在小学数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校教学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主要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为基础,根据其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来设置,若教师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很难开拓学生思维,无法发挥整个课堂的教学价值。若问题设计的过于深奥,学生在经过长时间探索后依旧没能解出正确答案,就很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达到课堂提问效果。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中的重难知识点,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将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巧妙引入教学当中,以此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4]。
2.4善用追问技巧,深化提问程度
追问是指不停地问,直到学生能够全面内化数学知识,由此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应用追问技巧,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追问,由此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其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复习了面积概念以及各类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引导学生探究了求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数学公式。为此,笔者就提问:“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得到的?”学生便要全面分析求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由此展开公式推导与逻辑证明。其中,有一个学生在此过程中追问:“如果长方体的表面破裂,或者是有一个平面并未封闭,那么这个公式是否成立?”借此,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了问题探究,组织了生成性探究活动[6]。
2.5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在进行小组合作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等的小组,然后让学生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附近的商店中某件物品的销售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先搜集资料,再建立起一个图表,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个图表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也可以学会取长补短,多角度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问作为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并且还可以为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是保证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有效性的提问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欧阳效强.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J].江西教育,2018(27):73.
[2]张芳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1):111.
[3]刘华东.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161.
[4]孙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254.
[5]周爱华.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29):69.
[6]杨红连.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3).